(1)注意品种砧木的选择。
在樱桃树苗的生产中,质量、产量、抗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砧木和品种的栽培。因此,要高度重视砧木和品种的选择,这是实现高质量、高产量、高回报的重要前提。
在砧木的选择上,半矮化砧木吉塞拉6号可用于肥水条件好的露地和温室栽培;半矮化砧木ZY-1可用于露地中等肥力和部分盐碱地区栽培;本溪山樱桃苗和马哈利可用于低肥力的土壤。
目前,我国樱桃主产区樱桃树苗砧木种类繁多,在不同省区、不同生态区进行生产鉴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砧木完全适合所有生态区的栽培,这就要求种植者根据自己的情况慎重选择。
根据樱桃苗产区的生态环境来看,选择适应性强、质量高、产量高、果柄短粗、红色或深红色、酸甜适口、抗裂果实、自交妊娠、抗寒、耐贮运等新品种。温室促进早熟栽培和早熟栽培区,主要品种选择早熟、优质、高产品种;晚熟栽培区主要为中晚熟品种;果实成熟降雨较多的地区应选择抗裂果品种;选择与主要品种相遇的品种作为授粉品种。
(2)花果保护最重要。
樱桃树苗由于花期早,座果期短,所以要特别注意花果期的管理。
首先是防止花期冻害。樱桃花期较早,容易受到早春晚霜的伤害。樱桃花抗低温临界温度为零下1.7度,果期临界温度为1.1度。建园时,不要选择低洼地,选择耐低温或自花强的品种。花前浇水:果园发芽时浇水,可推迟花期3~5天。
霜前喷水:轻微霜冻可在霜冻前1~2小时在果园喷水,通过水分凝结散热,提高园内小气候温度。烟熏:遇到2度以下霜冻时,接近霜冻时,烟熏防霜,持续到日出止。燃料用锯末、碎柴等。,适合暗火浓烟,每亩燃烟点不到4个。
喷洒保护剂:在大花蕾期,幼果期喷洒复硝酸钠(爱多收)、果树花蕾防冻剂等保护剂,对抗霜冻有一定冻有一定的作用。春季经常被霜冻伤害的地方建造温室保护。
其次,提高座果率。蜜蜂可以放在花期,如壁蜂、蜜蜂、熊蜂等。
也可以人工授粉:早上8点以后,没有露水的时候可以进行,3~4天内授粉2~3次。花开25%左右,喷0.2%尿素+0.3%硼砂。
还要注意采用提高果实质量的技术。
蔬花疏果:发芽开花期清除发育不良的小花蕾、畸形花、双子座房花、迟开的弱花。收缩更新弱枝和连续多年结果的花束状结果枝。
果实膨大期适宜浇水:避免土壤干旱,促进果实发育,增加单果重量。
增加有机肥: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到10%以上。
摘心:在果实膨大期,当新梢长到20厘米左右时。
增加光照:在着色期间铺设反光膜,增加内部光照。
增加钾、钙肥:开花前,追施钾肥,果实发育期叶面喷施钙肥,可有效提高果实固体含量。
开花坐果期间,要加强果实病虫害的防治。做好整形修剪,防止抑郁,改善行间和树冠内膛的透光条件。
在果实膨大期,要密切注意防裂果。露地栽培的樱桃在果实开始着色时,遇雨或浇水过多容易开裂,严重影响果实质量和收入。主要措施包括:
(1)选择抗裂品种。
(2)选择沙壤土地。
(3)及时排水。
(4)果实发育到硬核期至着色期间,适量多浇水,开始着色后少浇水,可减少开裂。
(5)果实生长期喷洒0.5%硝酸钙2~3次,可减少开裂。
(3)做好整形修剪工作。
在生产方面,樱桃树苗中心干小主枝分布不均匀,秃顶现象严重,小主枝生长势不平衡,上强下弱,幼树枝生长过强,直立,浪费营养,形成缓慢,上枝直立,生长过强,下枝缺乏或生长较弱。这些问题的形成大多与种植之初的树形培养和修剪不到位有关。
樱桃树苗定植当年,定干90~厘米,中上部直立旺盛的新梢支撑枝条,落枝开角。中心干直立生长,不能摘心。如果你长得太快,你也可以摘心,留下60厘米来促进新枝。整个生长季节要打开角落和支撑角落,去背上的枝条,竞争枝条,过密枝条。冬季修剪2~3年,中心干在有分枝的地方留60~80厘米左右,每10厘米留一个芽,分成轮状分布,抹去多余的芽,发芽时刻下芽。
每根延长的枝条中短,背部直立的枝条被清除,竞争的枝条被清除。初果树(4~6年出生),收缩强弱,直接平整,清除背部直立的枝条。盛果树主要是通过修剪使盛果树中庸健壮地生长。树木过高,严重影响行间通风透光,需要快速修剪;主枝或大结果枝延伸过长,导致行间枝交叉,交叉枝收缩;逐渐清除树冠顶部,上部大枝过多,大结果枝收缩过长;树干上留下太多大枝,逐渐清除生长的直枝、强枝、秃枝。
以常见的细长纺锤形为例,培育出来的樱桃树苗中心干高70~90厘米,树高2.5~3.5米,冠幅1.5~3米。中心干上均匀轮状15~25侧生分枝,生长势相近,水平生长,基角70~80°,腰角80~90°,枝尖70~90°。各侧生分枝可直接培育成大、中、小结果枝,也可在基部第一层设置三个主枝,直接在主枝土壤中培育结果枝。整棵树下部冠幅较大,上部较小,整棵树纤细,纺锤形细。
(4)防治流胶和腐烂病。
目前樱桃园比较常见,流胶病和根颈腐病的防治比较困难,一般发生在害虫、冻害、机械损伤等伤口处。细菌感染当年并没有表现出疾病,但大量的树胶第一年和第二年的7月至8月流出。胶水流动后,树木逐渐变弱,甚至死亡。
从国内比较有效的防控措施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1)选择抗性强的砧木(马哈利、山樱)和品种(红艳最强、红灯、美早、雷尼次之)。
(2)土壤抗旱防涝,平衡施肥,保持树木强壮。
(3)尽量减少各种伤口和虫口,避免冻害和早期落叶。
(4)发芽前,喷洒5波美度石硫合剂。
(5)采果后,结合病害防治,喷洒3~4次的40%氟硅唑倍。喷洒时,将树干和树枝弄湿。
(6)树体发病后,刮去胶斑,涂抹21%过氧乙酸5倍液。
为了避免流胶病引起的死树,康奈尔大学建议在生产中采取以下四项措施:
(1)雨季前尽快夏季切割。
(2)多次喷洒含铜杀菌剂。
(3)收缩修剪桩,切记不要靠近树干去除树枝。
(4)深沟高垄,上台种植。
国外预防经流胶病的做法也值得国内樱桃园借鉴。国内外樱桃根颈腐病引起的死树毁园现象时有发生,其病菌为撕裂蜡孔菌,发生在我国樱桃产区。
发病期:早期不易察觉,2~3年后,根颈皮只腐烂一周;树上叶黄卷曲,树开花后进一步弱化,雨季后,发病严重,整棵树死亡。
影响因素:低温冻害、高温燃烧、喷洒除草剂的果园容易发病,死树周围的树容易发病。土壤粘度大,排水不良,粗砂土壤,湿度和温度变化快,容易对根系造成损伤,易感染。
应采取的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建立健全果园排灌系统,实行台式栽培。改善粘土,提高渗透性。重施有机肥、果园生草、填埋秸秆、钙镁肥等,树盘撒石灰粉,树干涂白或喷石灰水保护根颈,及时检查,发现病树后,彻底刮掉腐烂部位,用50%多菌灵倍涂药,治疗后将病害部位暴露在空气中。同时,倍、50%多菌灵用于灌根,5月、7月再次处理。
(5)注意加强肥水管理。
首先要改变樱桃树苗露地栽培、树高、稀植、树形单一、平地种植的传统栽培模式,建立矮化、密植、早果、高产的新型栽培模式,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充分发挥樱桃树小水果(小面积)、高效(高价)价值,提高产业效率,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