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揭西河婆擂茶,你品尝过吗 [复制链接]

1#
缺铜会得白癜风吗 https://m-mip.39.net/czk/mipso_13080488.html

身为揭西河婆人,我感到自豪,无比荣幸。在这个生我养我的土地上长大,对家乡有浓浓的感情。虽然是个贫困县城,但在这个充满乡土人情的土壤上到处都有回忆,看着家乡变化发展,无比欣慰。在广东省揭阳市,揭西的客家人素有煮擂茶的习俗,揭西的擂茶就是富有传说的河婆擂茶。夏秋季节,天气酷暑,人们劳作之后,经常不大想吃饭,往往以擂茶为午餐。中午时候,客人来访,主人家必定要煮擂菜招待。姑娘出嫁之前,凡是接受喜糖的邻居,也要煮一钵香擂茶请新娘吃,以表示祝贺。另外,家中病人新愈,也要煮些擂茶,邀请曾经照顾过病人的友邻吃,以表示感谢。

揭西河婆擂茶

擂茶,又名三生汤,是一种特色食品。起于汉、盛于明清。擂茶一般都用大米、花生、芝麻、绿豆、食盐、茶叶、山苍子、生姜等为原料,用擂钵捣烂成糊状,冲开水和匀,加上炒米,清香可口。揭西擂茶是广东揭阳揭西一带的传统名点,关于擂茶的起源,目前的说法为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河婆镇南关城老妇人何婆售卖的街边小吃。当时的南关城是潮汕和惠州经商的必经之路,而何婆的擂茶解决了往来客商的疲劳,因此名声远播。南关城就是后来的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河婆镇,擂茶至今都还是那一带的主食。后来之所以变为河婆擂茶,可能是因为镇上有一条大河,或是为了纪念那位何婆。而南宋诗人黄升《玉林诗话》所载《肝胎族舍》一诗中曰:道旁草屋两三家,见客擂麻旋足茶。渐近中原语音好,不知淮水是天涯。足以证明研麻,泡茶款客,已是当时江南地区的一种风俗。

揭西河婆擂茶

擂茶是客家人的特制饮料,其制作与风味独特的特色。下面来看看擂茶的制作方法吧!

擂茶的制作方法

步骤一:做擂茶时,擂者坐下,双擂茶腿夹住一个陶制的擂钵,抓一把绿茶放入钵内,握一根半米长的擂棍,频频舂捣、旋转。

步骤二:边擂边不断地给擂钵内添些芝麻、花生仁、草药(香草、黄花、香树叶、牵藤草等)。

步骤三:待钵中的东西便捣成碎泥,茶便擂好了。

步骤四:然后用一把捞瓢筛滤擂过的茶,投入铜壶,加水煮沸,一时满堂飘香。品擂茶,其味格外浓郁、绵长。

揭西河婆擂茶

河婆作为揭西客家中心,至今尚保持着“米骨茶”“米呈茶”“饭茶”“七样菜茶”和“十五样菜茶”等各种风味的擂茶制作方式。擂茶的基本原料是:茶叶、米、芝麻、黄豆、花生、盐及桔皮,有时也加些青草药。茶叶其实不全是茶叶,除采用老茶树叶外,更多的是采摘许多野生植物的嫩叶,如清明前的山梨叶、大青叶(不分季节)、中药称淮山的雪薯叶等等,不下十余种。经洗净、焖煮、发酵、晒干等工序而大量制备,常年取用。如大鱼大肉过后或天气炎热时,喝上一碗擂茶,使人顿觉神清气爽,荡气回肠,因为擂茶具有祛暑、消滞、解毒、提神、生津止渴,消痰化气,健脾养胃,滋补益寿之效。每逢时年八节、走亲探友、婚丧寿诞、人客到访……双手奉上一碗热气腾腾、香味浓郁的擂茶,千百年来已经成为客家人热情好客、表达情感的象征;也成为客家人日常饮食、养生保健之必需。小伙伴们,揭西河婆擂茶,你品尝过吗?

延伸·推荐

揭阳玉湖小吃“碗子粄”,你吃过吗?

潮汕特色小吃“薯粉豆干”,你吃过吗?

揭西棉湖瓜丁,洁白晶莹,酥甜无渣,你吃过吗?

揭西棉湖美食“卵清糕”,你吃过吗?

揭西美食“豆仁茶”,清甜爽口,你品尝过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