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草药鱼腥草的传说和功效 [复制链接]

1#
中科白癜风公认好口碑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FANGXIANG

芳香疗法

古人喜欢佩戴香囊,囊中的药材配方多样,既是文化的美物,也是祛邪与防病的良药。清代医学家吴尚先在《理瀹骈文》一书中记载:“七情之病,看花解闷,嗅香提神,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矣。”

成语“沁人心脾”

是指美好的事物给人清新的感受

而这种感受

也蕴含着中医文化的智慧

我们在自觉不自觉地应用着它

只是可能浑然不觉而已

中药香囊属于中药外治范畴

为外治法的“佩法”

将多种具有“芳香化浊避疫”功效的草药,共研细末,绛囊盛之;通过口鼻吸入,皮肤、经络吸收而发挥避秽浊和防御疾病的功效

(做法请看文末小视频)

“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香囊之芳香佩法的原理也在于此。

著名医家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曾曰:“夫疫为秽浊之气,古人所以饮芳香、采兰草,以袭芬芳之气也,重涤秽也。”年末的新冠疫情中多地采用的熏艾疗法、藿香正气汤等都属于此类芳香辟秽之作。

传统草药中的藿香、苍术、白芷、草果、菖蒲、艾叶、冰片、蚤休、苏叶、荆芥、藿香、野菊、贯众、大青叶等草本植物。这些芳香类草本轻清透达,芳化和中,可起到振奋机体正气,化浊辟秽,避瘟疫邪*的物质基础,是芳香挥发油等挥发性物质,这些物质通过呼吸道、皮肤等途径的吸收或刺激作用于人体。

常用药材LIST

藿香

味辛性温,化湿醒脾,辟秽和中,解暑发表

丁香

味辛性温,温中降逆,补肾助阳

羌活

味辛苦性温,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木香

味辛苦温,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白芷

味辛温,祛风,燥湿,消肿,止痛

柴胡

味辛苦性微寒,解表,疏肝解郁升阳,退热

石菖蒲

味辛温,理气,活血,散风,去湿

苍术

味辛苦温,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

细辛

味辛温,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

玫瑰

味甘辛温,行气解郁,和血散瘀

艾叶

味辛苦温,温中、逐冷、除湿

冰片

味辛凉,散郁火,透骨热

薄荷

味辛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野菊

味苦辛微寒,清热解*,泻火平肝

草果

味辛性温,燥湿除寒,祛痰截疟,健脾开胃,利水消肿

苏叶

味辛温,解表散寒,行气和胃

注意事项:

1、香囊的气味一般维持30天左右,建议更换,更换时外袋宜消*清洁后使用。

2、香囊为外用,不可内服。

3、新生儿及孕妇不宜佩戴。

4、过敏性体质者(有药物或食物、花粉过敏史),伴心、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中医中药是千百年来老百姓生活智慧的结晶,早已自然地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平凡到我们每天和它相逢却视而不见,或许这就是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古人用香囊把药物带在身上,通过皮肤吸收而发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此疗法见效缓慢,但安全、方便而无副作用。所以,在化学药物副作用不断增加的今天,倍受人们的青睐。如此高端、大气,便于携带又有芳香化湿辟秽防疫功效的传统文化项目,您心动了吗?和我们一起行动吧!

●●●香囊|传统中医养生文化

门诊时间:

周一二三五8:00~11:15,13:00~15:45;周四8:00~11:15,13:30~15:45,国定节假日除外。科室:中医全科(1-4、5-6)

周一、四8:00~10:30。科室:中医全科

周二、四8:00~10:30。科室:中医全科

周一、五8:00~10:30。科室:中医全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