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皮肤病医院 http://m.39.net/pf/a_4703213.html还记得年的SARS吗?当时可以说是人心惶惶,哪怕你家里人有一个偶尔打一个喷嚏体温升高也可以令你吓出一身冷汗,然而那时候“板蓝根”就横空出世了一下子成为家传户晓的必备品,有事没事来一包“板蓝根”在老百姓的心中,仿佛是灵丹妙药,能消百病。那么,板蓝根到底是何物呢?它又是否真的有如此神效呢?常喝到底是好是坏呢?
一、板蓝根到底是什么?
其实根本没有板蓝根这种植物,严格来讲,这个词其实应该被念成“板蓝的根”。而板蓝这种植物,隶属于爵床科板蓝属植物,最早虽在医药典籍中出现过“蓝”这个字,不过也是指的“蓝,染青草也。”也就是说,当时的蓝,不过是染衣服的染料而已。
而由于板蓝需要在比较湿润温暖的环境里,所以只适于生长在我国南方,故称“南板蓝根”。而我们市面上常见的板蓝根的原材料,其实是从叫做菘蓝的植物身上提取的,由于菘蓝产量大,且适于栽种在北方,故又称“北板蓝根”。
而在中药房中常见的大青叶也就是板蓝和菘蓝的统称,这些植物含有共同的化学物质——靛苷,这种在古代作为衣物染色剂的物质,在现代更多的出现在了我们的中药房里。
二、板蓝根=治感冒良药?
从中医角度来看,板蓝根性寒,味苦,具清热解*、凉血利咽之效,属清热解*类药物,适用于治疗风热感冒,病*性感冒等热性疾病的治疗,而不适用于风寒感冒、体虚感冒等。况且即使同为风热感冒,不同患者也存在夹湿、内热等个体差异,而板蓝根较适合于体内蕴热的风热感冒,对风热夹湿感冒就不太适合了。如果用板蓝根来治疗风寒性感冒,不但无效,还可能会使病情加重,得不偿失。
从西医角度来看,现代一些体外试验表明,板蓝根中所含有的靛苷确实可以抑制一些病*(包括痢疾杆菌、沙门菌、溶血性链球菌)与细胞的结合,还可以抑制内*素的活性,一定程度上起到消炎、止痛、退热等作用。但尽管如此,靛苷还是不能像金刚烷胺或达菲那样杀死病*。
对于板蓝根的药用价值,目前还在研究阶段,而“解流感病*”和“清热”作用,也并无现代药理学的佐证。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板蓝根的作用待验证,在没有发病的情况下不建议服用抗病*药物,患了病要立即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三、其实板蓝根真的被夸大了
板蓝根的神话建立在此药能够清热解*上,按这个理论,感冒、SARS、流感、乙脑、肺炎等等可以通过解*而预防和治愈,这个理论根本站不住脚。
现代医学早就确定了传染病的起因。所谓的*实际上是以病*、细菌为代表的致病微生物,预防的最好办法是接种疫苗和切断传播途径,治疗靠的是抗生素和抗病*药物,没有特效药的情况靠自愈。
为了给板蓝根的神话背书,中国的一些科学家对板蓝根进行了研究。这些科学家知道所谓清热解*是站不住脚的,于是试图按现代药物学的办法,从板蓝根中提取有效成分,进行抗病*研究。
板蓝根是植物,当然会有很多化合物,从板蓝根中提纯化合物不是什么难事。于是,他们相继提取了靛甙、B-谷甾醇等一系列化合物。
听起来板蓝根含有这东西那东西,真是个大宝贝,其实随便找点植物,下力气提纯,都能提纯出一系列化合物,我们生活中已经有数不清的化合物,关键要能管用。
板蓝根提取物管用的消息也不少,比如靛苷可以抑制病*与细胞结合,还可以抑制内*素的活性,这样就能缓解病情。
四、常饮板蓝根会适得其反?
俗话说的好“是药三分*”,既然我们暂且认定板蓝根属一剂药草,那么就要明白药草的成分大多比较复杂,其中不仅可能含有微量*素,还含有可能致人过敏的成分,任何药草都切勿在没有医嘱的情况下随意服用。更何况是把板蓝根当茶和饮料喝了。
板蓝根性味苦寒,易伤脾胃,中医辨证属于脾胃虚寒者(食欲不佳,食凉不适之人)不宜服用板蓝根,否则会使病情加重。正常的成人也不宜把它当茶长期饮用,因苦寒即有“泻”之作用,体内的“正气”被“泻”掉,长期下来使体质下降,最后造成脾胃虚寒;小孩子更是不要多服板蓝根,否则会伤及未成熟的胃肠功能,引起胃虚。
看完记得转发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真相!
订阅更多养生知识百颐年百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