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叶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发行大跃进基金业人才缺口扩大nzkmls2c
TUhjnbcbe - 2020/6/14 13:00:00

发行“大跃进”


    基金业人才缺口扩大


新基金发行多条通道审批新规实施以来,基金发行数量出现大跃进。财汇数据显示,截至6月7日,2011年以来新发行基金107只(A、B分开计算,下同),而2010年同期发行新基金56只,同比数量几乎翻番。


    随着基金产品的增多,对人才的需求量也逐步加大,基金行业人才荒问题再次凸显。在人才缺口背景下,基金经理频繁跳槽,而新任基金经理大有年轻化趋势,基金老带新、一拖多现象也层出不穷。


    “新手”火速上位


    2010年,基金发行突破150只,创下历史新高。而业内普遍预计,2011年的新基金产品发行数量或将超过去年。截至6月7日,2011年已新发基金107只。


    新基金的增加对应着新任基金经理的增加。以每家基金公司平均新增4只产品计算,2011年每家基金公司要产生4位基金经理,行业人才缺口可略见一斑。


    部分基金公司选择内部培养和提拔,不少“新手”基金经理因此火速上位。根据民生证券研究所报告,在今年3月及4月新成立的基金中,基金经理中具备管理经验的不超过70%。其中4月有14


    只基金成立,18


    名基金经理新上任,其中7名基金经理不具有基金管理经验;而3月新上任的20位基金经理中,也有6人是完全的新手。


    有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有21家基金公司基金经理任职平均年限在2年以下,其中有3家小公司任职在1年以下;只有13家公司基金经理平均任职年限在3年以上。


    “每只新基金至少要配一个基金经理,但现在许多公司本来基金经理数量就有限,不少基金经理还要同时打理几只基金,很难给每只新基金都配备成熟的基金经理。因此,有些新基金只能退而求其次,降低对基金经理的要求,一些投资经验不足的基金经理纷纷上位。”某基金分析师如是表示。


    同时,为保证基金经理的储备培养,行业的普遍做法是增聘新基金经理,以老带新。“增聘基金经理很多情况下是给公司的投研团队培育新人,虽然目前行业的整体资产管理规模不增反降,但基金数量的增多客观上增加了很多基金经理岗位。”一位基金公司投研人士表示。


    绩优基金经理遭挖角


    公募基金业的人才缺口被发行大跃进所放大,直接导致了基金经理的频繁变动与跳槽。据相关统计,截至5月11日,今年以来有61起新基金经理增聘事件,80起基金经理离职事件;共有59只基金发生基金经理变动(包括增聘、不包括新成立基金、A、B份额合成为一只基金)。今年以来,行业金经理变动率为18.68%。


    分析人士认为,优秀人才遭挖角、储备基金接任人才、业绩不佳被下课等都是造成基金经理频繁变更的原因,尤其是前两点是主因。


    沪上一家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发这么多新基金,首当其冲的是需要配备合适的基金经理,而公司自己培养的周期较长,最便捷的就是挖角了。此外,也有部分新基金公司成立,第一只产品急于想做出业绩,不惜重金从其他公司挖掘明星基金经理。


    而有意思的是,明星基金经理的变动往往会引起各方更多的关注,从侧面反映了基金行业优秀人才的缺失。近日,4月初宣布因“个人原因离职”的农银汇理基金公司原投资总监、王牌基金经理栾杰转任国泰君安证券资产管理公司投资总监,引发了对公募优秀人才回流券商的讨论。而此前,市场也一度将目光聚焦在广发基金原“一对多”机构投资部总经理封树标转投银华基金事件上。据称,因其在任期间管理的一对多产品业绩突出,两只产品2010年都取得了20%以上的收益。


    事实上,人才缺口不仅仅关于基金经理。“行业发展太快,不仅高管缺,投研、销售都缺,整个行业都面临这样的问题。”一位排名国内前十基金公司人士如是感慨。

1
查看完整版本: 发行大跃进基金业人才缺口扩大nzkmls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