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11万亩秋菜使“两节”菜价迫降6.6%
清凉秋风,送走酷暑。收获季节到处喜气洋洋。
渠江镇李三旺大爷提着两袋菜告诉,现在肉食吃腻了,大人小孩餐餐都要吃蔬菜,市场瓢儿菜、空心菜、黄瓜都降价了,农民种得多,菜才降嘛,我们吃上了便宜菜、新鲜菜都是政府引导得好!
“我家种的5分菜地,已经卖了两发,找了1200元,种子、肥料、技术都是县财政、农业免费送上门的。”青龙乡山坪村一组燕光明说。燕光明同时讲道,随着蔬菜大量上市,菜价降了,但是种菜的成本主要是政府出资帮助的,怎么算账都是找了钱的,划算!
三汇镇劳动街菜商老王的蔬菜门市,以前有五分之四来自外地,现在有一半是本地菜农提供。菜价便宜了,进货更方便,老王提起此事乐滋滋的。
蔬菜既是渠县农民增收的钱袋子,也是该县近年重点打造的菜篮子工程。据了解,“7.18”洪灾后,渠县灾后生产自救发展晚秋农作物70.5万亩,其中秋菜11.5万亩。五大规划重点之一秋菜在青龙、报恩、土溪等25个沿江流域乡镇发展,主要种植大小白菜、瓢儿菜、莴笋、秋豇豆、秋黄瓜等品种,每个乡镇恢复种植蔬菜面积300-800亩,其中土溪镇先锋、万合、上游等村示范片面积分别达到1000亩以上。
“7.18”洪灾使渠县农业经济总损失达51662万元。为减轻灾害损失,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渠县财政局紧急预拨抗洪抢险救灾资金和种子、农药、化肥等生产恢复自救资金2245万元及时投入生产自救;农业局迅速调集农业精干技术力量共30余人,组成6个农业生产灾后自救服务队,及时深入农户田间地头指导生产;物价局在14个镇建立临时价格监测点,每天动态监测市场物价……
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147万渠县人民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唱响了“大灾之年不减产、重灾之后要增收、全年目标保实现”主旋律。通过两个月的精心培育,秋玉米、秋白菜、秋萝卜、秋黄瓜等20多个品种的秋菜长势喜人,秋菜丰收的捷报频传。
根据县物价局在“两节”前后价格监测动态数据显示:全县“两节”期间市场价格总体运行平稳。部分商品价格小幅波动。其中粮食类、肉类、禽蛋类价格总体稳定。蔬菜类价格在灾后首次出现回落的可喜现象,在节日期间比节前下降了6.6%,主要因素是“7.18”洪灾后秋季叶子菜已全面上市,市民的选择变得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