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点评
投资要点 事件: 财政部印发了《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规范了保险混合合同分拆、重大保险风险测试和保险合同准备金计量等问题。 点评: 该规定基本与预期相同,保费收入确认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准备金计量改为现金流法。 保费收入确认对保险公司的净利润影响不大。①产险由于投资型产品不多,整体上保费收入变化不大;②寿险则需对保险风险和其他风险进行分拆,确定为保险合同的计入保费收入,不确定为保险合同的计入保险存款。③此前非保险合同通过保费收入和准备金的计提确认对保险公司经营成果的影响,新准则通过投资保险合同负债、保单管理费收入、投资型保险帐户利息支出等进行核算,在不考虑对保险合同税费改变的情况下,最终对净利润并不产生影响。 平滑准备金虽被禁止,但是准备金提取已经考虑了保险公司未来利润和被保险人的非保证利益。准备金计量的关键假设由保险公司根据预期合理估值,主要包括未来保费收入、保证利益、非保证利益、费用、边际等,即保险公司预期的合理负债与边际之和。合理负债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投资收益、通胀因素、税费、费用支出、赔付、退保、保证利益、非保证利益等。同时在对上述现金流贴现时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因素,由保险公司根据报表日可获取的信息确定,包括投资资产组合、收益率等。 保险公司一是在投资收益率确定上具有自主权,二是不得锁定,根据资产负债表日可获取的当前信息为基础确定。 首期费用一次计提虽然未作更改,但是是否可以作适当缓解也需要进一步明确。 净利润:准备金将导致保险公司利润流提前,经营成果分布更为平稳;净资产方面:中国人寿由于贴现率的提高,准备金降低,导致净资产提高;中国平安净资产是否下降则取决于公司最后确定的贴现率水平;中国太保的高利率保单占比为2成,净资产的变动也取决于公司最后确定的贴现率水平,但是总体冲击小于平安。 维持对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和中国太保“强烈推荐”、“推荐”和“推荐”的投资评级,其合理估值分别为79.31--88.91元、35.83-39.86元和29.44-33.5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