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谭承杰
来源:天地云图中药产业大数据
编者按:当前影响中药材价格的因素,除了生产、流通环节外,需求趋势对中药材价格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天地云图中药产业大数据平台以米内网近期发布的年国内实体药店终端(OTC)热销中成药销售数据为样本,深入分析相关中药材原料的需求趋势,并对未来一年国内热销中药材的价格变化作出预测,形成《年OTC端热销中成药原料消耗监测报告》,供行业参考。
近日,米内网发布的预测数据显示,E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中成药市场规模将有望超过亿元,近个品种销售过亿元,58个品种销售额增长率超过10%。年销量快速增长中成药品种出炉,带来哪些原料利好?
一、城市实体药店热销成药品类分析:儿科用药占比增高、抗疫中成药快速增长
表1:E城市药店终端销售过亿且增速超过10%的中成药(来源:米内网)
从销售额及增长率看:销售额大于5亿元的中成药有7个,占比12.07%;销售额小于5亿元的有51个,占比87.93%,其中销售额小于2亿元的有37个,占比72.55%。
销售增长率大于20%的品种有28个,占比48.27%,主要集中在销售额5亿元以下的品种,占比达到了89.28%。
表2:年城市实体药店终端热销中成药核心成分(部分)
通过对年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热销的中成药品种分析,可以发现:
一是呼吸系统用药依然居首,但占比相对下降在热销品种中,涉及感冒咳喘类的中成药有26个,依然居于热销品种首位,但占比为44.82%。近几年,感冒咳嗽类用药增幅有所下滑,受新冠疫情影响,部分感冒咳嗽类用药在实体药店的销售受限,加上流行性感冒发病率降低,年感冒咳嗽类用药的市场规模较年有所下降。
图1:-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
呼吸系统用药占比下降,应该与年加强疫情防控后,流感、咳嗽等常见流行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人数下降有关,从而影响到川贝、贯众、薄荷、野菊花等品种的原料需求。
如图1,流感疾病的爆发具有很明显的周期性,特别是冬春季的发病率增长迅速,儿科用药和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市场需求也将有所提升。在中成药消费量提升的同时,中药材原料需求也将稳步提升。如连翘、大青叶、金银花、薄荷、板蓝根、栀子、黄芩等防疫品种将受到较大影响。
二是儿科用药占比增高58个高增速品种中,儿童用药有13个,占比22.41%,较年上升,从而造成连翘、紫苏子、金银花、麦冬等中药材原料在此领域的需求增长。
三是与疫情相关中成药销售量快速增长58个高增速品种中,疫情用药有23个,占比39.66%,从而带来连翘、金银花、麦冬、桔梗、栀子、鱼腥草、半夏、黄芩、大青叶等中药材原料在此领域的需求增长。
二、热销中成药的原料分析:涨价中药材占比59.23%,清热解表化痰药领涨全门类
2.1热销中成药原料行情监测
表3:热销中成药原料行情变化(部分)我平台分析的58种热销中成药共涉及中药材原料种,其中价格上涨品种93个,占比59.23%,涨幅最高的分别是地黄、罗勒、泽泻、瓜蒌、白芷、石菖蒲等;持平品种39个,占比24.84%;下降品种26个,占比16.56%,降幅最高的分别是广藿香、八角茴香、干姜、鱼腥草等。
从原料上涨幅度上看,涨幅超过30%的品种有45个,占比48.38%,其中含有涨幅超过%的品种有9个,这种上涨幅度为近10年最高水平。从而造成相关中成药企业的生产成本不断攀升,也导致中成药的终端销售价格居高不下。
2.2热销中成药原料的分类行情监测
表4:热销中成药原料涨跌分析(按疾病类别)
从治疗疾病用药看:清热解表化痰药和补虚药,市场需求占比高。其中在中药材上涨品种里,清热解表药和补虚药共计58个,占比62.36%;中药材价格持平品种里,清热解表化痰药和补虚药有18个,占比46.15%;中药价格下滑品种里,清热解表化痰药和补虚药有13个,占比50%。
清热解表化痰药价格领涨全门类,一方面感冒咳嗽用药连续10年都居于OTC用药首位,对原料需求最旺盛;另一方面,连续两年新冠疫情,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抗疫类中药材原料需求的增长,如连翘、广藿香、板蓝根、知母、杏仁和金银花等。但由于金银花、广藿香生产大面积扩张,超出了需求增长速度,造成其价格不升反降。
企业的生产离不开原料的稳定供给,企业的盈利离不开原料成本的管控。只有在保证药品品质的前提下,适当的进行原料储备,才能将企业的盈利实现最大化。
《年OTC端热销中成药原料消耗监测报告》报告目录
1.年OTC终端热销中成药构成,较年有明显变化
2.E终端热销中成药的原料分析
2.1热销中成药的行情监测
2.2热销中成药原料的分类行情监测
2.3热销中成药原料的分用药部位行情监测
3.年终端销售中成药原料分析结果
3.1通货膨胀,造成中成药原料价格居高不下
3.2流行性疾病和新冠疫情是影响近几年中药材行情的关键因素
3.3气候异常,同样是造成中药材行情暴涨的重要原因
3.4资本炒作,强力推涨了中成药原料上涨幅度
3.5产新即涨价,是年中成药原料涨价的明显特征
4.年热点品种趋势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