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叶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作文人物苏轼的一生豁达乐观
TUhjnbcbe - 2025/4/11 8:58:00
北京什么医院专治白癜风 http://nb.ifeng.com/a/20180427/6536099_0.shtml

苏东坡是我很喜欢的一位古人,喜欢他的诗,喜欢他的词,喜欢他的心怀天下,更喜欢他这个乐天的人。大家想到苏东坡,首先想到的是不是这个

除了美食界的王者之外,不妨我们现在来深入了解一下苏东坡

苏轼其人

苏轼(别称苏东坡、苏仙,年1月8日-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苏轼一生不是在贬官,就是在贬官的路上。就算这样,还是挡不住“乐天派”的乐观豁达。他的一生写过很多豁达乐观的词。著名的有:

被贬黄州所做: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前赤壁赋》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被贬儋州所做: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苏轼从来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消沉下去。他对生活充满希望,每次被贬都能找到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其实跟他自身有关,他集儒,释,道三家思想于一身,每当官场失意、处境艰难时,他总能以一种恬淡自安、闲雅自适的态度来应对外界的纷纷扰扰,表现出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旷达、洒脱情怀。

生活要去热爱,美要去发现

官场的不顺并没有阻止他对生活的热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细雨斜风天气微寒。淡淡的烟雾和稀疏的杨柳使初晴后的沙滩更妩媚。清澈的洛涧汇入淮河,水势浩大,茫茫一片。泡上一杯浮着雪沫乳花似的清茶,品尝山间嫩绿的蓼芽蒿笋的春盘素菜。人间真正有滋味的还是清淡的欢愉。

他过着平淡的生活,他有一双不一样的眼睛,总能发现不一样的事物。靠着这双眼睛,苏轼在生活中发现每一种美。这种美是: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泥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题西林壁》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浣溪沙·斜风细雨晓作寒》

苏轼在生活中用别样的眼光欣赏事物,所以他总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乐趣。他过着平淡的生活即使人生大起大落,若有人问为什么?苏轼可能会说对生活少了热爱怎么能行呢?其实这还是得归于他那乐观积极的心。

“乐天派”的豪放

苏词是豪放的,豪放派一词具有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宏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的特点。

那么苏轼也不例外: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江城子·密州出猎》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满庭芳·蜗角虚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的每一首诗几乎都包含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理解。读苏轼的诗,就像在看他一生的乐观史。

他也想要受皇帝中用,不然怎么会写出“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奈何人生不顺,并没有在仕途上有过大起。

最后,苏轼还是和诸多文人墨客一样,在官场失意,情寄山水。但是和他们不同的是:他对自己的遭遇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不怨天,不尤人。没有表达出对生活以及对朝堂的失望或不满。

因为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于“怀旧”中展望未来,把人生看作漫长的征途,所到之处,诸如曾在渑池住宿、题壁之类,就像万里飞鸿偶然在雪泥上留下爪痕,接着就又飞走了;前程远大,这里并非终点。人生的遭遇既为偶然,则当以顺适自然的态度去对待人生。

1
查看完整版本: 作文人物苏轼的一生豁达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