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46亿亩林业用地,其中集体林地27亿多亩。如此庞大的林区面积,成就庞大的林下经济,利用林地种植中药材,食用菌类成为了很多林区农民的首选考察项目。
最近几年,河北、云南、甘肃、贵州等省林下种药渐成气候,而北方地区的林下食用菌种植也形成了较大规模,还有现在炙手可热的跑山鸡,都富裕了不少农民。
国家林业局制定的《全国集体林地林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年)》提出力争到全国发展林下种植面积约万公顷,实现林下经济总产值1.5万亿元的目标。
你最关心的应该是这个
林下经济的补贴都有哪些?
林下种植药材补贴
目前国家林业局启动了林下经济中药材种植补贴试点工作,在广东、江西、黑龙江、四川等省份开展试点,年中央财政对林下种植中药材补助试点资金3.8亿元,各地补贴标准不一,基本在元/亩~元/亩之间。
河南
扶持对象:注册2年以上的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国有林场,且从事林下中药材及其他种植业2年以上。林下种植基地规模不少于亩,带动农户数不少于30户。
补助资金:每个项目申请省财政补助资金额度不超过20万元。
广西
扶持对象:从事林下经济的专业大户、家庭农(林)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林场企业、良种繁育场(站)、相关科研单位。
补助资金:先建后补项目:不超过核定的合理投入金额的40%,总额最高不超过80万元;新建项目:不超过核定的合理投入金额或实际投入金额的30%,总额最高不超过50万元。
甘肃
扶持对象:从事林下经济发展的林业合作社、家庭林场、林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等新型林业经营示范主体和农户(农户实施项目须以乡镇或村申报)。扶持范围包括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等林下经济发展。
补助资金:每个项目申报省级财政资金不超过30万元。
中央林业补贴
退耕还林地区和退耕还草地区,也可享受国家财政直接补贴,其中退耕还林每亩补助1元,退耕还草每亩补助元。
林下都能干啥
林下种养目前主要有七种模式:
林菜模式:
根据林间光照程度和蔬菜的喜光性选择种类,也可根据二者的生长季节差异选择品种。冬春季在林下种植大蒜、圆葱等,夏秋季在林下套种冬瓜和南瓜等,效益可观。
林草模式:
在郁闭度80%以下的林地,可种植紫花苜蓿、黑麦草等优质牧草,可出售优质牧草,也可放养畜禽。还可以在林下种植适宜园林绿化的草坪。
林粮(油)模式:
前3年在林下种植小麦、大豆、花生、棉花、绿豆等低秆作物,间作作物要与林木保持一定距离,一般50厘米以上,以免过多地损伤幼树根系和竞争土壤水分,这样树木的生长发育不受影响。
林禽模式:
最多的是林下养鸡,树木为家禽遮荫,是家禽的天然“氧吧”,通风降温,便于防疫,十分有利于家禽的生长,而放牧的家禽吃草吃虫不啃树皮,粪便肥林地,与林木形成良性生物循环链。
林畜模式
林地养畜有两种,一种是林下放牧,林间种植牧草可发展奶牛、肉用羊、肉兔等养殖业。但要求有足够的林地面积。另一种是舍饲饲养家畜,如林地养猪,由于林地有树冠遮荫,更适宜家畜的生长。所产出的绿色猪肉价格高,被市场看好。
林地养殖解决了农区养羊、养牛的无运动场的矛盾,有利于家畜的生长、繁育;同时为畜群提供了优越的生活环境,有利于防疫。
林药模式:
在林间空地上间种较为耐荫的白芍、金银花、薄荷、黄芪、沙参、百合、薏米、大青叶、丹参、白术等。林药间作,林木为药材提供蔽阴条件,以防夏季烈日高温伤害。同时,林下间作药材大多采用集约式的精耕细作,有利于改良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增加肥力,促进林木生长。
林菌模式
因为食用菌生性喜荫,林地内通风、凉爽、为食用菌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在林下建晾棚种植木耳、平菇、香菇、草菇和鸡腿菇等食用菌。是解决大面积闲置林下土地的最有效手段。食用菌生产周期从菌棒投放到收获完毕一般不超过3个月,部分品种生长周期甚至只有1个半月,生产期短,大大降低生产成本,简化栽培程序,提高产量,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生产空间,而食用菌采摘后的废料又是树木生长的有机肥料,一举两得。林菌模式目前在东北地区得到较大推广。
林下种养有什么要求
林下经济在我国并不是一种新型的种养模式,但面对着今天农业翻天腹地变化,每个环节都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收入。选种
林下种养的运作首先要对当地林区环境有充分认识,结合作物生长的要求,确定林下种养的具体方案。一般情况下,树苗小,大部分经济作物都可以种,但比大田种植操作麻烦一些,应精细操作。省事的可以种植黄豆、小豆等,也可以种植饲草如苜蓿、菊苣、鲁梅克斯等,还可以种植小麦、玉米等。
选址
林下种养要考虑树行间距,最好有利于机械化生产。如果种植蔬菜,要考虑水源是否方便。同时在选择林地时,应坚持低海拔选阴坡林地,中度海拔选半阴半阳的林地,高海拔选向阳林地的原则,一般林地以中成林,最好选择林冠较稀疏、冠层较高实施林下种植。
你需要注意什么
林下经济的目的是利用林下空旷闲地资源,既实现农民增收,又保护了林区环境,但该项目对技术、经验和资金都有较高要求,有条件的当地相关部门,应该从种到收都要为农民提供全程技术指导,而对于农民朋友而言对于林下项目也要量力而行。要发挥地方优势,按市场需求运作。不可“舍本求末”或“本末倒置”。也要注重市场变化,防止不问市场盲目“跟风撵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