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叶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邛崃田野调查笔记茶园乡周场村探秘h
TUhjnbcbe - 2020/11/17 20:51:00

邛崃

田野调查笔记

作为一个具有多年历史的古城,邛崃过去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街巷民居、水利设施、交通设施、文物古迹、名人足迹、风俗掌故等历史遗存,构成了邛崃独特的历史文化体系。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一些珍贵的历史遗存正面临消失的危险,亟待进行抢救性挖掘,以更完整地梳理邛崃历史文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杨辉祥、凡丁、陈善兵、周小波、董伟等热心市民自发成立了邛崃田野调查小组,先后深入邛崃镇乡村组,通过走访调查,将一些我们并不熟悉的历史遗存重新纳入我们的视野。

本刊开辟了《邛崃田野调查笔记》专栏,陆续推出田野调查小组的调查笔记。因为年深月久,受到历史遗存的散失、调查对象的记忆、文献资料的缺乏等采访条件的限制,田野调查小组的调查研究只是一个开始,我们呼唤有更多热爱邛崃的文化人士参与到邛崃田野调查队伍中来,更深入更准确更全面地挖掘、考证、梳理邛崃的历史文化遗存,助力提升邛崃文化自信,为建设“精美-邛崃”提供文化支撑。

——编者

被历史淹没的蓝靛生产基地

——茶园乡周场村探秘

文/王勤图/高祥君

蓝靛基地

茶园乡,五年前曾从那里路过,一直以为是平坝地区,今天(七月九日)随友人去做田野调查,才知茶园乡是以山区为主。

我驱车到茶园乡政府时,杨辉祥、高祥君、康玺等老师已先到,乡政府王师傅既当向导又当司机,陪我们去周场村采访。

周场村以前叫周沟场,在西南古茶马道上,属出阝江灌区,是石坡等山区人到大邑新场的必经之路,由此可达大邑、邛崃、新津、成都。二三十年代时,由于到这里做买卖的人较多,就形成了一个小小的集市——周沟场,街上约五十多个铺面,有鸦片烟馆、轿子铺、行嫁(家具)铺等。周沟场处于川西坝区和邛崃山脉的交汇点,集市则起到了中转站的作用,王泗、新场等坝区的大米于此卖给山里人,而山里的茶叶等山货由此交易出山,特别是周沟场生产加工的蓝靛从此远销祟庆、固驿、成都,辐射川内外。据《邛崃县志·民国志》记载,一年的产量可达八千挑,约六十四万斤。当时周场皆为泥路,不适合推车,主要靠肩挑背扛,也有牛马驮运,以当时生产水平来看,假设一人挑一挑,就相当于要八千人才能将其挑出山,想想这规模,应是川西乃至四川最大的蓝靛产区。

所谓蓝靛,乃一种纯天然染料,蓝色,小时过年,母亲就会去街上买一些白布,再买少许染膏(蓝靛),在锅里将布染成蓝色做新衣服,我们称之为毛蓝布。原以为这染膏很神秘,今天去到周场村才知道,这神秘的染膏就产在本县。

蓝靛基地

“蓝”为一种草本植物,分板蓝、菘蓝、蓼蓝,周场村的是板蓝,为爵床科板蓝属。板蓝主要生长在我国西南地区及南亚各国,有较广泛的药用价值,有清热解*,抗菌消炎,凉血消肿的功效,在医药上,称叶为“大青叶”,称根为“板蓝根”。我们常以为板蓝根是一种植物,如今才晓得它只是“蓝”这个植物的根而已,菘蓝、蓼蓝的根亦统称为板蓝根。

板蓝除了药用外,还是制作染料蓝靛的不二之选,板蓝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人工种植可以播种,也可以压条,周沟场称种植板蓝为“种蓝”。春天压条后,一年可收割两季茎叶,收割后在上面盖土即可,一般三年后淘汰,再重新压条或播种。压条即是在板蓝末开花之前(开花后会木质化)剪下茎五六寸长埋于土里,地里要挖五十公分深的排水沟,种一季收三年。清朝时期,板蓝在周沟场大面积种植,此地以种蓝、种茶、种玉米为主,平均每家种蓝达两亩以上,可见规模之大。解放前,四、五、七、九队也有不少人种植,其总面积超五百亩。

周沟场大规模种蓝,自然就成了蓝靛(染膏)的加工基地。加工蓝靛也不复杂,首先是将板蓝的茎叶(根亦可)浸泡在水池里,水池用石板砌成,在地上挖一米深的圆坑,大的有一丈五尺直径,小的也有七八尺,在坑底坑壁铺上石板,再距坑底约五十公分处留一出水口,将板蓝浸泡后,用竹笆将其盖上,再用石头压实,以利吃水均匀,一两天后将水放掉,让其在太阳下曝晒,如此五六次,以得到它发酵沤烂的目的,再用靛耙子等工具将其搅烂搅匀,达到一定酸度后(凭经验测试)加入适量石灰,再搅拌均匀,等水澄清时,坑底就有一层沉淀物,此时再倒入淘米水搅匀使其变白,再沉淀,再倒入石灰搅拌匀,又变为蓝色,此时用竹笆等工具将渣质沥出,沉淀后放干水即为成品蓝靛(染膏)。

周沟场成了一个很大的蓝靛生产加工批发市场,同时也有不少染坊,遍布龙洞、田沟、陈塘、余沟等。到了清晚期,西方列强的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洋布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及到民国时期,中国的棉布受到洋布的极大冲击,导致纺织厂纷纷倒闭,印染业随之无法生存,蓝靛的销售极度萎缩,生产作坊也相继停产,随着化工产品的运用,周沟场的蓝靛种植和生产就不复存在了,如今,在龙洞村,周场村都还遗留有用于加工蓝靛的水池,在竹林篱边也有一些零星的板蓝。

来源

邛崃市新闻传媒中心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评论功能现已开启,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邛崃田野调查笔记茶园乡周场村探秘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