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叶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一文搞定尿路感染如何处理
TUhjnbcbe - 2020/11/26 2:28:00
本文作者:王洪乾安徽医院

尿路感染系临床常见感染性疾病,根据感染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根据有无尿路异常和复杂因素可分为复杂性尿路感染与单纯性尿路感染。

其中,复杂性尿路感染须同时合并至少一条下列危险因素:

留置导尿管、支架管或间歇性膀胱导尿;残余尿mL;任何原因引起的梗阻性尿路疾病,如膀胱出口梗阻、神经源性膀胱、结石和肿瘤;膀胱输尿管反流或其他功能异常;尿流改道;化疗或放疗损伤尿路上皮;围手术期和术后尿路感染;肾功能不全、移植肾、糖尿病和免疫缺陷等。如何诊断?定性诊断

有尿路刺激征、发热、耻骨上方压痛及叩击痛、腰部疼痛及叩击痛等症状和体征,且清洁中段尿培养菌落数≥CFU/mL,即可诊断。

当尿培养菌落数不能达到标准时,以下几项可辅助临床诊断:

白细胞尿或脓尿;

硝酸盐还原试验和(或)白细胞酯酶实验阳性;

未离心新鲜尿液革兰染色发现病原体,且一次尿培养菌落数≥CFU/mL。

定位诊断

60%以上的尿路感染发生在下尿路,以膀胱炎多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可综合评估,下尿路感染常以尿路刺激征为突出表现,较少伴有发热、腰痛等症状。

上尿路感染以肾盂肾炎多见,临床上以发热、腰痛、肋脊点及输尿管点压痛、肾区叩击痛为主要表现,结合尿白细胞管型、膀胱冲洗后尿培养阳性可辅助诊断。

细菌感染的治疗

1.抗生素选用原则

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

选择在肾内及尿内浓度高的抗生素;

选择肾*性小、副作用少的抗生素;

结合患者感染部位、是否合并危险因素及抗生素药代动力学择优选择。

2.下尿路感染

能口服尽量口服,尽量避免前列腺注射及膀胱灌洗。

选择尿液中浓度较高的抗生素,如磷霉素氨丁三醇散(3g,1次/日)、2代头孢菌素(头孢替安1g,2次/日、头孢孟多1g,2次/日)、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0.5g,3次/日),疗程3~7天。

3.上尿路感染

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口服治疗,常用药物阿莫西林、氟喹诺酮抗生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2代头孢菌素,疗程10~14天。

对于全身中*症状明显的重症患者建议住院治疗。

因为上尿路感染易合并血行感染,应首选静脉制剂,且在尿液、血液中都能达到有效抑菌浓度,临床上常用的有氟喹诺酮抗生素、脲基青霉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3.~4.5g,静脉滴注,每6小时1次)、3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1.0~2.0g每12小时1次、头孢他啶0.5~1.0g每12小时1次、头孢吡肟1.0~2.0g每12小时1次),危重患者可选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1.0g每8小时1次、美罗培南0.5~1.0g每8小时1次)。

如尿培养提示革兰阳性球菌,可予以万古霉素(1.0g每12小时1次),注意监测血药浓度并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

呋喃妥因、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药物在尿液中具有很高的浓度,但其血药浓度较低,不能用于治疗上尿路感染。

上尿路感染治疗疗程不少于2周,如反复发作可延长治疗疗程。

真菌感染的治疗(包括膀胱炎、肾盂肾炎)

可选用:氟康唑mg口服,每天1次,2~4周;氟胞嘧啶25mg/kg口服,每天4次,7~10天;两性霉素B0.3~1.0mg/kg,静脉滴注,每天1次,1周。

服用免疫抑制剂患者需适当延长治疗疗程。

两性霉素B膀胱冲洗(5~7天)对氟康唑耐药的念珠菌属有效,可有效清除念珠菌尿,但很快复发。

值得注意的是:卡泊芬净、米卡芬净和伏立康唑这些抗真菌药物虽然对大多数真菌敏感,但尿中浓度低,不能用于治疗真菌所致尿路感染。

参考文献:(上下滑动查看)

1.ChoeHS,LeeSJ,YangSS,etal.SummaryoftheUAA-AAUSguidelinesforurinarytractinfections.IntJUrol;25:-.

2.AngerJ,LeeU,AckermanAL,etal.RecurrentUn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文搞定尿路感染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