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特别是*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医药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对于坚持中西医并重、打造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推动我国生命科学实现创新突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我院在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院领导认真学习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的精神,并作出了新的有益的尝试。
11月下旬,气温骤降,这个节气也是感冒(流感)高发的阶段。在张虓院长的指示下,我院中医康复医学科本着高效、廉价、安全的配伍原则,医院中医科的几位名老中医,拟定了方剂,这次“抗感冒中药汤剂”的主方为“板蓝根、大青叶、鱼腥草、柠檬、生姜片、红桔皮(陈皮)、红糖”。
板蓝根具有清热解*,凉血,利咽的功效。主治外感发热,温病初起,咽喉肿痛,温*发斑,痄腮,丹*,痈肿疮*。
大青叶主要治疗热*发斑、丹*、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等病症。临床上多用于热病高热烦渴,还有神晕、斑疹、吐血等等。用到大青叶的时候往往作为复方制剂来使用。
鱼腥草味辛,性寒凉,归肺经。能清热解*、消肿疗疮、利尿除湿、清热止痢、健胃消食,用治实热、热*、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疮疡肿*、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现代药理实验表明,本品具有抗菌、抗病*、提高机体免疫力、利尿等作用。
柠檬味酸甘、性平,入肝、胃经;有化痰止咳,生津,健脾的功效;主治支气管炎、百日咳、维生素C缺乏症、中暑烦渴、食欲不振、怀孕妇女胃气不和、纳减、噫气等。
生姜,中药名。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鲜根茎,别名有姜根、百辣云、勾装指、因地辛、炎凉小子、鲜生姜。姜的根茎(干姜)、栓皮(姜皮)、叶(姜叶)均可入药。生姜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的功效,常用于风寒感冒,脾胃寒症,胃寒呕吐,肺寒咳嗽,解鱼蟹*。
红桔皮又名“陈皮”,味苦、辛,性温。归肺、脾经。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主治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与生姜等同用,可治疗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者。
红糖具有益气养血,健脾暖胃,驱风散寒,活血化淤之效,特别适于产妇、儿童及贫血者食用。性温的红糖通过“温而补之,温而通之,温而散之”来发挥补血作用。红糖也适合年老体弱、大病初愈的人吃,同时改善汤剂的口感。
在中药材准备完毕后,康复科23日(周一)与医院食堂金林厨师长协商,决定利用25日(周三)中午为全院住院患者和职工熬制汤药,下午发放。康复科在周一下午通过每周的《精神康复治疗安排表》通知各病区作好准备工作。
因现在我院新开设的老年内科、临床心理科住院病人明显增多,厨房的工作量很大,工作人员每天早晨4点过就要起床作饭,下午还要准备晚饭,工作时间长,中午必须要午休,故康复科就主动承担起中午熬制中药的任务。
经过前期的充分准备,年11月25日中午12点半,厨房工作人员午餐完毕,郑师傅把两口大锅清洗后加满水,点燃天然气,开始鼓风、加热,并交代了如何控制温度火候等注意事项就去午睡休息了。康复科张海和梅澜守在天然气火炉旁静静等待。水烧沸腾后,就逐次加入了预先准备好的药材,再调节火候,采用小火慢熬,中间不断地补水,维持汤药的容量。
小火煎熬一小时后,关闭天然气阀和鼓风机,撇去漂浮在汤液表明的浮渣,开始用大勺子向60升容量的大不锈钢圆桶里舀中药汤剂。将两个置于平板推车上的大不锈钢筒盛入约50升中药液后,两人带着舀中药液的量杯,把中药液首先推到女性病区。
女性病区的病员在护理人员的安排下手持水杯排队等候发药,由于组织有序,“抗感冒中药汤剂”发放顺利,有的病员喝了两大杯,再满满盛一杯,直呼“好喝!”,从病员的反应看,汤剂配制的口感还是不错的。
随后二人依次来到了慢性病区、急性病区、临床心理科发放“抗感冒中药汤剂”。由于急性病区一部分病员下楼到运动场活动,错过了“抗感冒中药汤剂”的发放。康复科的两位工作人员又再次来到急性病区为没有喝到到“抗感冒中药汤剂”的患者,二次分发。
在征询老年病区罗才润主任和老年内科贾应鑫主任的意见后,考虑到住院老年患者体质的特殊情况,故没有给两个老年病区的住院患者发放中药汤剂。
在保证住院病员都能喝到新鲜熬制的“抗感冒中药汤剂”后,康复科的两位工作人员又再次来到食堂的厨房灶台,又盛满了两大筒中药液,拖到门诊大楼。从一楼开始,医院的工作人员发放“抗感冒中药汤剂”。门卫室的保安、从事保洁工作的清洁工、病区的护工、病员的家属、陪伴都开心地喝上了热气腾腾的“抗感冒中药汤剂”。许多人喝饱之后,又用水杯、饭碗、饭盒、汤盆慢慢地盛上,晚上加热后再喝。
门诊大楼发放完毕后,再到住院部大楼为病区的工作人员发放“抗感冒中药汤剂”,最后一个不锈钢药桶还剩下十多升中药液,就拉回了厨房,请厨房的工作人员饮用,厨师们都愉快地享用了口感极佳的“抗感冒中药汤剂”。一个下午超过升抗感冒中药汤剂”全部发放完毕。
一周以后,康复科医务人员回访部分患者和我院工作人员,均没有发现有感冒和身体出现不良反应的现象,中医药真实一个宝!
指按上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