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气象领域津津乐道的季节,现在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下正在和副热带高压争夺地盘。
说人话!
现阶段气候变化异常,早晚温差大,正是感冒的高峰期。很多人都会自己购买一些感冒药物服用。然而,感冒药的套路你真的懂吗?
这种药,长期服用有风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长期、大量使用新复方大青叶片,或与其他含同类组分的药物合并使用时,可能导致重症药疹等严重过敏反应,以及肝损伤、消化道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
读懂这六个字,吃对感冒药
很多人都会自己购买一些感冒药物服用。但你注意到这些了吗?大多数感冒药虽为非处方药物,其中的一些成分却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吃。
1“麻”:高血压患者不宜用
感冒药一般除了商品名外,还有根据成分起的通用名,如“美扑伪麻片”,从名字就能看出其中的主要成分。其中“麻”指的是含有伪麻黄碱,伪麻黄碱有助于减轻感冒、过敏性鼻炎、鼻炎及鼻窦炎引起的鼻充血症状。
但是伪麻黄碱会引起血管的收缩,导致血压、血糖、眼压增高,因此高血压、糖尿病和眼压高的患者应慎用。此外,它还会影响神经系统,加重前列腺肥大患者排尿困难和甲亢患者头痛、失眠等。孕妇和运动员也应慎用此成分。
2“扑”:司机不宜用
扑尔敏(氯苯那敏)能缓解感冒引起的流眼泪、打喷嚏、鼻塞等症状。名字里带有“扑”、“敏”、“苯”的感冒药服用后可能会引起嗜睡、困倦等症状,所以服药期间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服药期间最好保证休息。
3“酚”:肠道溃疡者慎服
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是感冒药中用于缓解疼痛和退热的重要成分。白加黑、新康泰克、日夜百服宁、感康、快克、泰诺、感冒灵等常用感冒药等均含扑热息痛,它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虽然短期用伤害较小,但消化道溃疡患者服用期间应注意观察,发现异常应及时停药。
同时,这些药最好不要同时吃。此类药物在服药期间还应避免饮用含酒精饮料,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该药。
4“美”:支气管炎患者慎用
右美沙芬是临床常用的中枢性镇咳药物,含此成分的感冒药通用名多含有“美”字。
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患者应慎用这类感冒药,因为其中枢镇咳作用可能影响痰液排出,堵塞呼吸道,严重时可引起窒息。
此外,孕妇及痰多患者也要慎用右美沙芬类药物,妊娠3个月内妇女及有精神病史者则需禁用。虽然美沙芬片是一种非处方药,但是服用前一定要咨询医生和临床药师。
5“清热”:风寒感冒别用
目前市面上的感冒中成药中,有很多有“清热”字样,如感冒清热颗粒。清热类药物适合风热感冒的患者服用,不适用于风寒感冒患者服用。
6“解*”:不能长期服用
牛黄解*丸等药的“解*”作用能改善感冒时的上火症状,但它们并非感冒药,如果长期服用对身体反而不好。
据医师介绍:中成药类的解*药一般都含有清热成分。服用双黄连口服液的同时不宜再服用滋补性中成药。同样,风寒感冒患者也不宜服用。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的人、孕妇或正在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吃药注意事项1.感冒切忌叠加吃药。
用药过度非但不能促使感冒病程缩短,还会加大药物副作用。盲目用药治疗会增强细菌抗药性,也不利于人体免疫系统发挥正常的作用,正所谓“欲速则不达”。
2.清热药物用凉开水送服。
清热类中成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等作用,用于内热、火*、湿热、瘟疫等多种里热证的中成药,如上清丸、牛黄解*片等。中医认为,对燥热之症如发烧、上火等,用凉开水送服可增加清热药物的效力。
3.若有胶囊药物,若非药师同意,不可将胶囊打开服用。
胶囊由明胶制成,易溶于胃酸,装入胶囊的药大都对胃黏膜有刺激,或者易被消化液分解破坏,有的则是缓释胶囊,完整吞服才能发挥药效。
4.药要一颗颗吃。
一杯热水配上药片直接喝下去,是不少人喝药时的惯用动作,其实这样做很可能让一些药的效果大打折扣。
5.服用大多数药物,至少喝~毫升的水。
如服用胶囊剂,要增加饮水量,否则胶囊易粘附在胃壁上,导致局部浓度过高,刺激胃黏膜。
6.吃药前后30分钟不要吃东西。
尤其不要吃水果和蔬菜。这是因为有些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可以和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使药物作用发生改变。
7.若有2种以上疾病的药物,一定要间隔至少30分钟以上才能服用。
若有吃中药,也要间隔至少30分钟以上才能服用。
8.最后看清药包的指示内容,依医师嘱咐服用。
若服用后有任何非该药物引起的副作用,必需立即回诊。
来源:成都商报、人民日报等
编辑:肖娜
点击一下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