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叶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麦收后适宜种什么药材
TUhjnbcbe - 2021/1/21 11:57:00

六月中下旬,麦收后的空地种植药材,这样既可以合理地安排生产茬口,经济利用土地,改善田间管理,又可以达到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经济收入之目的。下面简单介绍一下麦收后适宜种植的几种药材。

牛膝

牛膝属多年生草本,根入药,生用,活血通经;治产后腹痛,月经不调,闭经,鼻衄,虚火牙痛,脚气水肿;熟用,补肝肾,强腰膝;治腰膝酸痛,肝肾亏虚,跌打瘀痛。兽医用作治牛软脚症,跌伤断骨等。种植牛膝以土地深厚、土质肥沃的壤土、沙壤土地块为宜,黑粘土、盐碱土块不易种植。

荆芥

荆芥,别名:香荆荠、线荠、四棱杆蒿、假苏,是唇形科、荆芥属多年生植物。入药用其干燥茎叶和花穗。鲜嫩芽小儿镇静最佳,荆芥叶黄绿色,茎方形微带紫色,横切面黄白色,穗子稍黑紫黄绿色。味平,性温,无*,清香气浓。荆芥为发汗,解热药,是中华常用草药之一,能镇痰、祛风、凉血。治流行感冒,头疼寒热发汗,呕吐。荆芥的适应力很强,性喜阳光,多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壤都能种植,但以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上生长较好,高温多雨季节怕积水,短期积水会造成死亡。种子容易萌发,发芽对温度要求不严格,种子在15~20℃即可发芽,生长适温为20~25℃,幼苗能耐0℃左右的低温。荆芥耐高温,较耐寒,但-2℃以下会出现冻害,忌连作。

蒲公英

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性味甘,微苦,寒。

归肝、胃经。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治热*、痈肿、疮疡、内痈、目赤肿痛、湿热、黄疸、小便淋沥涩痛、疔疮肿*,乳痈,瘰疬,牙痛,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等。蒲公英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蒲公英全年的春、夏、秋三季均可种植,播种一次可以连续生长多年。蒲公英种子在5月中旬刚刚产新,除作为中药材以外,还可以作蔬菜用。麦收之后种植,5-7天出苗,夏播可收割3-4茬。

天南星

天南星以球状块茎供药用,具有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的功能。由于野生资源少,用量大,人工栽培少,为紧俏中药材之一。天南星多系野生,中国南北各地均能栽培。除西北、西藏外,大部分省区都有分布,海拔米以下,生于林下、灌丛或草地。人工栽培宜与高秆作物间作,或选择有荫蔽的林下、林绿、山谷较阴湿的环境;土壤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黄砂士为好。凡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块不宜种植。

甘草

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根与根状茎粗壮,是一种补益中草药。性味甘、平,具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之功能。甘草喜光照充足、降雨量较少、夏季酷热、冬季严寒、昼夜温差大的生态环境,具有喜光、耐旱、耐热、耐盐碱和耐寒的特性。适宜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中生长。甘草采取育苗移栽,以利于晚茬不晚苗。麦后育苗,当年秋季即可移栽,生长二年效益倍增。且育一亩苗,可栽种十亩地,既提高了药农的经济效益,又降低了栽种时的投资成本。随着对甘草研究的不断深入,它正广泛地应用于医药、食品、饮料、化工、酿造和国防建设等行业。甘草全身是宝,地上部分是高质量的牲畜饲料,并从中可提取几种药用和食用成份。由于采挖野生甘草严重破坏了我国三北地区植被,故国家严令禁止采挖野生甘草,人工家种甘草不但可长期发展,还将进入高价位运行。

板蓝根

板蓝根其根(称板蓝根)、叶(称大青叶)均供药用,是我国常用的大宗药材之一。具有清热解*,凉血利咽的功效,且抗病*作用最明显,是预防流行感冒、腮腺炎、乙型脑炎,传染性肝炎等流行性急病的良药。板蓝根适应性很强,对自然环境和土壤要求不严,耐寒、喜温暖,是深根植物,宜种植在土壤深厚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忌低洼地,易乱根,故雨季注意排水。麦后种植虽然产量偏低,按目前市场价格,经济效益还是比种植其他农作物高出1-2倍。

长按识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麦收后适宜种什么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