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候期:秋梢停长、晚果成熟着色
农事要点:叶面喷肥、铺反光膜、摘叶转果、采晚熟果、及时预冷入库、秋施基肥、防治病虫
一、叶面喷肥
晚熟品种采前20天左右,喷磷酸二氢钾(硫酸钾)倍液,相隔8~10天再喷1次。
二、除袋、贴字、摘叶、转果、铺膜、分批采收
根据天气和采收要求,进行摘叶、铺反光膜、转果,并分期分批适时采收,提高果品质量。
三、采后增色
对自然着色差的果实,可进行人工增色,其方法是:选择干燥平坦通风处,铺3厘米厚的细沙或草,将果实的果顶向上.果柄朝下,单层平摆于沙面上,白天见光晚上着露,在上午9时至下午4时,用苇席遮盖果面,以防日灼。一般经过4昼夜,果实即可达到应有的色度。
四、采果后喷肥
随即于午后全树喷布硫酸钾型复合肥~倍液,或富万钾倍液+0.5%尿素液,或原沼液,相隔8~10日再喷布1次,延缓叶片衰老,增强光合作用,增加贮藏养分,有利于花芽分化和树体安全越冬。
五、抓紧时机,秋施基肥
秋季是果树根系的第三次生长高峰,根系生长量最大,吸收能力最强;伤根易愈合,且能促发新根增加吸收面积;加之土壤墒情好,温度适中,有利于肥料的转化吸收和贮藏利用。
秋季树体合成的营养,除少量用于果实膨大和花芽分化外,主要贮存与树体。而树体贮存营养的多少,不但影响果树的抗病、抗冻能力,更对来年的生长、坐果、产量、质量都有决定作用。
有人试验发现,秋季和冬、春施同样质量和数量的肥料,秋季施比冬、春施能增产10~15%。所以,九月份没有施肥的果园,此期一定要要抓紧时机,尽早秋施基肥。
参照树龄在15年以上,亩产~0公斤,有机质含量接近1%的果园的标准。
亩施推荐亩施肥量:硫酸钾型复合肥(氮≥6%,磷≥8%,钾≥16%)80公斤,硅钙镁钾特种配方肥(硅钙镁≥50%,钾≥8%)50公斤,腐植酸有机肥(有机质≥30%,腐植酸≥15%)~公斤。
在实际生产中,施肥量可以根据树势、产量等,因地制宜适当微调。
六、行间种草或油菜
趁墒行间种三叶草、黑麦草等。干旱、半干旱地区或三叶草不能越冬的地区,可全园撒播油菜。
油菜秋季生长量大,可以很好的覆盖地面,减少蒸发保墒,来年春季花期与苹果相同,吸引授粉昆虫,提高果树的坐果率;花后刈割、覆盖及油菜根腐烂,还能增加土壤有机质。
七、幼龄果园灌冻水
10月下旬前,对幼龄果园提前灌冻水,水量要充足。水渗后进行耕翻、细耪,可使土壤冻结晚、冻土层浅。
翌年开春土壤解冻早,寒、旱危害轻,有利于防止幼树抽条现象的发生。成龄苹果园要掌握昼消夜冻时适时冬灌,有利于树体抗寒抗旱安全越冬。
八、病虫害防治
1、防治苹果腐烂病
秋季是腐烂病的第二个高发期,在增强树势的同时,于基肥施后,及早对主干、主枝、枝杈等处刮除粗、老、翘皮,集中烧毁(发现腐烂病疤彻底刮治),并用40%氟硅唑乳油~倍加柔水通~倍主干涂药处理。腐烂病严重的果园,间隔15天,连涂两次,可有效的防治腐烂病。
涂抹的药剂也可选用25%金力士乳油~倍液,或10%新果康宝水剂5倍液,或43%戊唑醇悬浮剂50~倍液,或45%施纳宁水剂倍液等,以上药剂加~倍柔水通使用效果更佳。
为避免幼树因大青叶蝉在其枝条上产卵而造成死枝、死树现象的发生,可于10月上旬前在幼树主干、主枝上涂白,以阻止大青叶蝉在此产卵。
涂白剂的配方是:生石灰10份、食盐1~2份、水35~40份,用水将生石灰化开,去渣,倒入食盐水中,搅拌均匀即成。也可用杂草或塑料布包扎幼树枝条,既能阻止大青叶蝉产卵,又可防止抽条。
大青叶蝉为害状
九、贮藏
在果实采收后,有条件的可进行机械制冷和气调贮藏,条件不具备的或其数量不多时,也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简易贮藏。
1、堆藏
将挑选分级后的果实散藏或筐装,直接堆放在果树行间的地面上,一般贮藏堆宽1.5米、高0.6米。果实堆放后,前期白天可用苇席、草帘遮盖,以防日光照晒,夜晚揭去遮盖物放风,降低堆温。
2、改良地沟贮藏
选择背阴处挖宽、深各1米的地沟,长度以贮量而定,用10厘米厚草帘作沟盖。贮前白天将沟盖严,夜间敞开预冷,连续进行10天。
再将分级后的果实装入塑料袋中,敞口预冷2个夜晚后于早晨扎紧袋口入沟贮藏。白天将沟盖严,夜晚敞开降温,沟温达到—0℃,要密封地沟保温。
冬天应经常检查贮藏情况,春天沟温回升到15℃时,结束贮藏。
来源:老田微农技
作者:徐明举
编辑:程立珍
责编:梁小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