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猕猴桃溃疡病的危害
溃疡病是一种严重威胁猕猴桃产业发展的细菌性病害,具有隐蔽性、爆发性和毁灭性的的特点,在我国猕猴桃产区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据调查,轻者发病株率10%-20%,重者发病株率达%,有的已经挖树毁园。目前尚无控制的特效药剂,治疗的效果也很不理想,因此,预防是防治溃疡病的关键。
2.猕猴桃溃疡病的传染途径
近距离传播主要靠风雨、灌溉水、昆虫(蜜蜂、蝴蝶)、人为农事作业、工具(剪、锯、刀等);远距离传播主要通过种苗、砧木、枝条(接穗)。树体侵染主要从伤口(虫伤、冻伤、剪锯口、气孔、皮孔等)侵入,其中以伤口侵入为主。
3.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病特点
一是发病时间早第一次从元月中下旬开始(红阳、晚红、西选二号等在11月下旬有零星发生),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达发病高峰。5月随气温升高开始减少(该病不耐高温);第二次发病高峰为8月底至9月上中旬。以第一次发病最严重,且易被发现及时治疗;第二次发病较轻,往往容易忽视防治,从而造成下一年病害大发生。
二是发病范围广不同地区、不同树龄的猕猴桃都有发病。陕西猕猴桃主产区从关中东部的渭南市到西安市的户县、周至,宝鸡市的眉县、岐山、扶风和杨凌都有发生和危害;新建园、幼年树、初果期树、盛果期树、衰老期树以至实生树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三是发病品种多据调查,红阳等中华猕猴桃普遍发病较重;美味猕猴桃中的秦美、金香盛果期树发病较为严重;海沃德幼树发病较重,徐香、金魁、华优发病较轻。
四是发病部位多枝蔓分叉处、主干、果柄、芽眼、气孔、虫孔、剪锯口、老伤疤等部位都可发病,但以芽眼、虫孔、老伤疤处发生较多。
五是树势越弱越严重一般管理粗放,偏施氮肥,不施有机肥,栽植密度过大,通风透光不良,亩产量过高(公斤以上),预防不到位的果园发病重;管理精细,重施有机肥,栽培密度合理,亩产量适中(-公斤),预防到位的果园不发病或很少发病。
4.溃疡病的发生人为传播是主要原因
陕西年后大量从国外引进猕猴桃品种种条,个别地区在发展中没有严格检疫,将溃疡病已蔓延到各主要产区;在同一片果园,整形修剪用的工具在病树上用了不消*又在健康树上用,把病传播给没病的树。造成今天溃疡病严重的局面。
5.猕猴桃溃疡病综合防治的措施
一是加强植物检疫对引进苗木、砧木、接穗进行严格检疫,消灭病原菌的传播源;建园时选用健壮无*苗木;嫁接用接穗应在无病的健树上采集,以防嫁接传播。
二是农业技术防治选择抗病、耐病品种,目前生产上推广的优良品种有海沃德、徐香、华优、金魁等抗病性较好;红阳、黄金果、西选二号等品种易感病,应慎重发展。加强管理,增强树势。根据树龄大小、树势强弱、立地条件、管理水平、品种特性等,确定合理的负载量,严禁滥用膨大剂;坚持早秋增施腐熟的有机肥,氮、磷、钾肥、生物菌肥与微量元素相结合,做到平衡施肥;注意果园排水,降低土壤湿度;合理整形修剪,节省养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合效能;秋末冬初清园,将枯枝、落叶、杂草、落果等集中烧毁,消灭越冬病原菌。减少伤口,工具消*,要及时彻底防止枝干害虫,重点防治大青叶蝉、桑白蚧、斑衣蜡蝉、蝽蟓类等,减少伤口(虫伤)传染途径;园艺工具(剪刀、锯子、刮刀等)消*,可用酒精(或较高浓度的白酒)、碱水液擦洗,以防工具带菌传播;大的剪口、锯口、伤口涂药封闭保护。
三是化学防治防治关键时期:一是发病初期至萌芽前喷药治疗,控制蔓延;二是第一次发病高峰结束后的4月底至5月初,用药剂清园;三是第二次发病高峰的8月底至9月初喷药预防;四是采果后、落叶后用药封闭伤口;五是冬季修剪结束后,结合清园喷药。生长季节可选喷倍菌*清、倍梧宁霉素、-倍噻霉铜及噻菌铜等;落叶后可选用3-5波美度石硫合剂、倍噻霉铜、倍氢氧化铜、1倍施纳宁等药剂,应交替使用,每次间隔20天左右,早春喷药宜早不宜迟。
对染病的1-2年枝蔓及时剪除,并带离果园集中烧毁;坚持勤检查,早发现,早刮治,早涂药。病斑刮除要彻底,直到露出健康表皮,然后选用噻菌铜20倍液、氢氧化铜20倍液、施纳宁50倍液、5-10波美度石硫合剂等涂抹伤口,涂药范围应大于病疤2-3倍。
四是生物防治第一次(8月下旬-9月上旬)用“绿都菌剂1号‘倍+红糖倍+金诺丰倍混合液喷施;也可用绿都菌剂1号-倍+根赏倍+金诺丰倍液灌根。第二次10月果实采收后按上述方法再次喷施。第三次,11月初,按上述方法喷施或灌根。第四次,来年2月上旬-3月下旬,先用刀片顺着枝干划伤病斑,划伤部位要大于病斑,然后涂抹绿都菌剂1号克+绿都高效涂干灵5千克混合液涂抹枝干。
五用绿都菌剂可与下列杀菌剂现配现用,防治细菌性病害
细菌性病害常用杀菌剂
(1)20%叶枯唑-倍;25%噻枯唑倍
(2)20%噻唑锌-倍
(3)2%中生菌素倍
(4)2%春雷霉素倍
(5)33.5%喹啉铜倍
(6)14%络氨铜水剂倍
(7)77%氢氧化铜(可杀得叁仟)-倍
(8)50%氯溴异氰尿酸0倍
(9)0.3%四霉素水剂-倍
(10)20%噻菌铜(龙克菌)倍
(11)荧光假单孢杆菌亿/克WPG30-40克/亩
(12)80%乙蒜素0倍
(13)1%申嗪霉素1倍
(14)王铜(1:1:)
(15)波尔多液(1:2:-)
(16)硫酸铜钙(30%复式硫酸铜悬浮-倍)
(17)75%乙酸铜可湿粉倍
(18)20%噻森铜悬浮剂倍
(19)3.15%腐植酸铜(HA-Cu)-倍
(20)利克沙(Bc-39)-倍(50亿/克)
(21)绿都菌剂1号(解淀粉芽孢杆菌Ba-)-倍(亿/克)
(22)12%松脂酸铜(菌立灭)倍;50%松脂酸铜倍
(23)1.5%噻霉铜倍
(24)石硫合剂
(25)72%链霉素粉-倍
(26)8%宁南霉素-倍
(27)50%甲霜铜可湿粉倍
(28)新植霉素-0倍
(29)72%霜脲·锰锌可湿粉-倍
(30)60-70%唬铜·乙膦铝倍(倍辣椒软腐病)
(31)56%氧化亚铜水散剂倍(77%氢氧化铜倍)
(32)50%唬胶肥酸铜倍
(33)50%多菌灵
(34)50%多菌灵粉(72%农链)用水调成糊状涂抹伤口
(35)20%石灰水浇灌消*
(36)春雷·叶枯唑
(37)47%春雷·王铜-0倍
(38)6%春雷·噻唑锌-倍
(39)5%春雷·中生菌素-倍
(40)50%-65%代森锌水剂倍
(41)50%代森胺-0倍
(42)枯草芽孢杆菌(亿/克-倍)
(43)多粘类芽孢杆菌(亿/克50-克/亩)
(44)70%敌克松-0倍
(45)50%福美双粉g-10L水拌kg细土
(46)75%百菌清粉倍
(47)77%硫酸钙铜倍
(48)77%多宁倍
(49)20%土菌净倍
(50)99.3%高猛酸钾0倍
(51)漂白粉-倍(蘑菇细菌性斑点病)
(52)2%春雷霉素倍
技术
销售-87070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