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风,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性味辛,甘,温。花期在每年的8-9月份,果期在每年的9-10月份。防风适合在凉爽的气候中生存,拥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功效。
防风的功效
1、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身痛。以及感冒风热、发热恶寒、目赤、咽痛等症。
防风解表以祛风为长,既能散风寒,又能发散风热,与荆芥作用相仿,故两药往往配合应用。
2、用于风湿痹痛
防风能祛风湿而止痛,常配合羌活、防己等治疗风湿痹痛等症。
3、用于破伤风、牙关紧闭、角弓反张
防风治破伤风,有祛风止痉的作用,但多配合天南星、天麻、白附子等药同用。
此外,本品又有止血、止泻作用,如用于腹痛泄泻,常配合白芍、白术、陈皮等同用;如用于便血、崩漏,一般炒炭应用。
防风的作用
1、解毗*
如有人中砒霜之*,则用防风一两,研成碎末,用水调服既可。非常见效。
2、解热
实验观察用伤寒菌混合疫苗静注使家兔发热后,用水煎剂灌胃有中等度解热效果;腹腔注射有明显的解热作用。作用可持续2小时以上。将家兔用三联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疫苗)制成动物致热模型。Ip关防风水煎液2g/kg,以安替匹林和生理盐水作对照。防风水煎液在1-2小时内解热作用明显。
3、镇痛
水煎剂小鼠腹腔注射,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4、抗菌
水煎剂对多种细菌如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防风新鲜汁对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抗菌作用,煎剂对痢疾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5、抗炎
水煎剂小鼠腹腔注射,能明显抑制炎症性耳廓肿胀,与荆芥同用更强。对大鼠蛋清性足肿,灌服后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6、增强免疫
水煎剂能提高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因此,对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
7、镇静和抗惊厥
分离出藤助防风脱糖素和防风脱糖素,可抑制小鼠自发活动,并可延长睡眠时间。
8、保护胃黏膜和解痉
藤助防风脱糖素可抑制酒精所致的胃黏膜损伤。防风脱糖素可抑制应激性溃疡。防风水煎剂能明显抑制兔肠的收缩而有解痉作用。其挥发油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而收平喘之功。
9、治疗肥胖症
近年来日本对本品治疗肥胖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表明本品对妇女肥胖确有疗效,尤其是对20~30岁妇女肥胖效果最为显著。
10、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本病多属外感风热,郁而化火,邪*循经窜络于耳所致,可选用防风通圣丸(散)治疗,用法是取本品内服,每次6克,每日2次,或用本品原方加减水煎服,每日1剂,分二次煎服。
11、治疗脑病后遗症
对流脑、乙脑、结核性脑膜炎及脑血栓等病经对症治疗缓解后,多数留有前额或某一部位疼痛的后遗症,在各种药物治疗部不见效时,可服防风通圣丸(散)治疗,每次6克,每日1次,一般在3~4天即可见效。
防风
别名:关防风、东防风
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根,多在春、秋两季采挖,将根挖出后,除去须根及泥土,晒干。防风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内服多用来煎汤或入丸、散;外用多煎水熏洗。一般生用,止泻炒用,止血炒炭用。
性味归经:性微温,味辛、甘;归膀胱、肝、脾经。
功效:主治:祛风解表,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骨节酸痛等。
服用禁忌:阴血亏虚、病不因风湿者忌服;血虚痉急或头痛不因风寒者忌服
古籍摘要:
《神农本草经》: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痹,烦满。久服轻身。
《名医别录》:胁痛,胁风头面去来,四肢孪急,字乳金疮内痉。
《经验后方》:防风,去芦头,炙赤、为末,治崩中。
良方精选:
《方1》功效:适用于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痹痛。
配方:防风10克,薏苡仁30克
制法:将防风与薏苡仁一起水煎,取药汁约毫升
用法:每日1剂,1次服完,连服7日为1个疗程,停3日后,再服下1个疗程。
《方2》功效:祛风止痛消炎,适用于牙痛。
配方:防风、荜茇、细辛、白芷各5克,良姜4克。
制法:取以上配方:焙黄,研为极细末,和匀,装瓶备用
用法:用医用脱脂棉蘸取药末少许,塞入鼻孔,左侧牙痛塞右鼻,右侧牙痛塞左鼻,塞好后做深呼吸2分钟,每日早晚各用药1次
《方3》功效:可有效缓解足部皮肤瘙痒症状。
配方:防风、苦参、白鲜皮、蝉衣、紫草、蛇床子各10克。
制法:将上药煎煮取汁
用法:将药汁加入洗脚水中进行足浴。每日1剂,分2次,每次10~30分钟
《方4》功效:清热解*、利湿除疹,适用于水痘
配方:防风、荆芥、甘草、薄荷、蝉蜕、大青叶各15克
制法:将以上6味中药加水煎汤,去渣取汁备用
用法:洗浴患处,每日2次
《方5》功效:化痰熄风,适用于口眼歪斜
配方:防风、川芎爷15克,当归12克,僵蚕10克,蝉蜕5克,细辛4克,蜈蚣1条
制法:将上述所有药材加水煎煮30分钟,滤渣取汁
用法:趁热温服
《方6》功效:祛风除湿、解*止痒
配方:防风、百部、透骨草、荆芥穗、土荆皮、苦参各30克,王不留行、大风子、皂荚各20克,白醋毫升。
制法:将上述除白醋外的配方:加水1毫升,煎煮至药汁还剩2/3时倒出药汁,再次加水毫升,煎煮至药汁还剩一半时滤渣取汁与第1次所得药汁混合,再加入白醋,拌匀。
用法:取一半药汁,将双手浸泡其中30分钟,早晚各1次,每日1剂,3周为1个疗程。
《方7》功效:适用于盗汗。
配方:防风克,川芎克,人参50克
制法:将上述中药一同研成粉末状
用法:睡前冲服,每次15克。
推荐:更多民间中草药健康资讯,长按手指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