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垂茉莉:唇形科,大青属灌术或攀援状灌木
我国云南南部和西南部
泰国西北部及老挝也有分布
生于海拔-米的低山密林中
灌术或攀援状灌木,高1-2米
小枝纤细,幼嫩时被短柔毛,以后光滑,树皮灰褐色、黄褐色至红褐色。
叶片纸质或薄纸质,椭圆形或长圆形,同对叶大小不等,长4-17厘米,宽2-7厘米,顶端渐尖至短尾状或骤尖,基部宽楔形或截形,近全缘,有短睫毛,两面疏生短柔毛、沿脉密,侧脉5-7对,主脉和侧脉显著,在背面凸起;同对叶柄长短不等,长0.5-7厘米,被短柔毛
圆锥状聚伞花序顶生,稍下垂,长3.5-11厘米;苞片披针形,长0.5-2厘米,顶端渐尖;花萼质较薄,外被短柔毛,长约7毫米,深5裂,几达基部,裂片狭披针形,长约5毫米;花冠绿白色或黄绿色,外被短柔毛,花冠管纤细,长约1.5厘米,裂片匙形,长6-8毫米;雄蕊及花柱稍伸出花冠
核果球形,径约6毫米,成熟时红色,宿萼略增大、反折。
花果期8-11月。
有关知识摘自网络,年12月摄于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