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叶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文化南安美林玉叶村三浦桥万公妈宫忆抗
TUhjnbcbe - 2021/7/27 20:39:00
北京荨麻疹治疗好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10116/8595950.html

明末清初,南安九都人陈余率七村村民起义,抗击清军,惜被剿灭于玉叶村三浦桥附近,几乎全军葬身此地;村民掩埋义军尸身于“万人窟”,后修“万公妈宫”,慰抚亡魂,成极富特色民间信仰

三浦桥万公妈宫忆抗清义士

清代举人郑佳珍所题匾额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诗人屈原曾在《国殇》中激扬文字,颂赞在沙场上无惧无畏的战士。而在泉州南安美林街道的玉叶村,有一座始建于明末清初的特殊宫庙,其内奉祀的神灵竟是由成千上万的战士亡魂“汇聚而成”的,宫庙门前有柱联“生非人杰千家敬,死为鬼雄万世尊”,此宫名为“三浦桥万公妈宫”。

慰抚亡魂兴宫立祠

三浦桥位于南安市玉叶村内。据说,早年从石狮山、鹊髻山、凤凰山谷涧坑流下的三条“浦沟”,在玉叶村附近集为一流,而后奔赴东溪,水面之上建造的那座古桥,就被命名为“三浦桥”。以前的“三浦桥”由青石筑成,后世历次重修,如今再看桥面已是水泥结构。

风物虽改了容貌,但历史端存。距今多年的明末清初,就在三浦桥一带,发生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厮杀——南安九都人陈余将军率领义军于此鼎寨立营,与入闽清兵殊死决战,此役伤亡无数。双溪口及三浦桥一带,满山遍野尽是尸骸。据说,义军几乎全军葬身于此地,附近乡民不得不在离三浦桥不远的低洼处挖一口大坑,用来埋葬这些义兵的尸首。为慰抚亡魂,附近七乡的人们捐款凑钱,在葬尸坑左近之处建起一座宫祠,用来祭祀为抗击清军而壮烈牺牲的义士。因亡魂众多,故将祠中祀奉的神灵称为“万公妈”,而这座宫祠就是“三浦桥万公妈宫”。

大门匾额写着“三浦桥万公妈”字样

别致宫庙新旧共存

现在的三浦桥万公妈宫,坐落在离三浦桥仅数十米的公路边。万公妈宫实际上分为新旧两宫庙,旧宫始建于明末清初,而新宫为近年修建的。

在万公妈宫外,矗立着一座气派的“三间四柱”石牌坊,浮雕镂刻,一应俱全,顶端上还有“双龙戏珠”青石雕。坊柱上也有联对,中间那副书有“正气凛然济世安民何留勋名传百世,威灵显赫扬善嫉恶且存忠烈耀千秋”,一望之下便能感受到满满正能量。绕过牌坊,迎面而来的是一座金碧辉煌的闽南建筑风格的宫庙,门廊下有龙柱、石狮,雕镂精致,大门上青石匾写着“三浦桥万公妈”六个鎏金大字,这就是前些年刚修建的万公妈宫了。廊下有联“生非人杰千家敬,死为鬼雄万世尊”、“日暮乡关何处是,古来征战几人回”,隐有悲壮色调。宫前放着一口大型的石香炉,左右有两亭,分别为“鹊髻亭”与“凤凰亭”。

三浦桥万公妈宫的旧宫就在新宫的右后方,不大,仅是八根石柱撑起的一座闽南小祠,但古色古香,颇有韵味。柱联“三浦桥梁千古祠,一抔土奠九幽宫”、“鹊髻凤山钟地脉,金枝玉叶卫神居”,据说都是前清留下的联对。

新旧万公妈宫都是坐东朝西,宫前远方有凤凰山、鹊髻山,两山对峙,形似织机上的两根吊杆。据三浦桥万公妈宫管委会主任傅维泽介绍,古时东溪水流在这里绕山而转,澄碧一泓,流青荡翠,傍宫而过,如机上之布缓缓而下,至双溪口与西溪共同汇入晋江。横跨圳埔的三浦桥形成“美女坐规”之奇观,万公妈宫就端居在这“吉穴福地”之中。在溪岸边,以仙峰寨为首的九座峰列阵而成九曲寨,连绵如屏障,层立叠翠。周围还有覆鼎寨、金鸡山、乌石山、石钟山、许莲寨、九札寨、尾寮寨、草圈寨、武灵岭、石笋岭等环抱宫宇,山清水秀,风光如画。

三浦桥万公妈宫是典型的闽南宫祠建筑

“国殇鬼雄”世所敬仰

历史上,清军入关后制造的大屠杀事件罄竹难书,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苏州之屠、南昌之屠、赣州之屠、江阴之屠、嘉兴之屠、金华之屠、厦门之屠等。可以说,在明末清初这段时间内,“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成了清廷统治者的座右铭。但在征服华夏大地的过程中,清军遇到的阻击和反抗,也是激烈的,有的义军是为复明而反清,有的则是不甘忍受清政府的暴虐统治才揭竿而起。

那么,多年前发生在南安三浦桥一带的抗清战役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据南安市政协文史委员洪少霖介绍,明末清初,南安九都人陈余因不满清朝统治,遂沿江南下,在三浦桥附近带领玉叶、金枝、圳后(含横山)、月埔(月亮埔)、梧山、松英、英山等七个村的村民起义,抵抗清兵入侵。其间,陈余的舅舅数次前去规劝他投降,均被拒绝。后来,陈余军与清军在三浦桥一带决战,不幸落败,全军覆灭,留下遍野尸骸。当时,三浦桥周边数公里,包括丰州双溪口的晋江水面,漂浮着尸体逾万具。由于阵亡人数太多,无法一一埋葬,附近七个村的村民便将尸骨合葬在三浦桥畔的“万人窟”里。而后,附近善良的乡民就在“万人窟”附近兴建了万公妈宫。

“陈余据传是南安九都人,”玉叶村老年协会会长杨双电告诉记者,“但是关于陈余个人生平的史料记载,几无所存,仅是凭村里老人口口相传,才知道当年战斗的片麟半爪。”“据说当年陈余与清军分别驻扎在覆鼎寨与九札寨中,战场就在两寨之间,两军杀得天昏地暗。陈余在南安三都也有朋友带军赶来相救,不过无济于事。”傅维泽说。

在三浦桥万公妈宫大殿内,高悬着一方“国殇鬼雄”匾额,“这是清代南安举人郑佳珍为追悼光荣牺牲的义军战士所题的,”杨双电喃喃说道,“可见当时的文人对于义军是执钦佩态度的。”

宫前的碑记引人驻足观看

民间信仰慰藉心灵

在玉叶村民看来,万公妈宫是这些义军亡灵安寝之所,奉祀他们能保一方平安。“三浦桥万公妈宫中所供奉的万公、万妈两尊神像,常被人误会为两位神灵,然而实际上它们是上万亡灵的化身,也代表着为数众多的受难者。‘万公妈’的背后是一桩历史惨案,但在善良的百姓看来,不管是活着的人,还是逝去者,都需要心灵层次的慰藉。于是,百姓们就用带着父母长辈意味的名称‘万公妈’,充当潜意识上的呵护与安抚。从这一点来看,万公妈民间信仰其实是极富人情味的。”洪少霖这样说道。

“每年农历十月廿九为万公妈的祭祀日,俗称‘万公妈生’。从农历十月廿八至十一月初四,整整七天,由附近七个村落轮流做东,举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这一风俗数百年来沿袭至今。”傅维泽告诉我们,“如今,万公妈宫也分炉到了海外,每年都有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等地的华侨香客、信徒前来祭祀万公妈。一到那七天,香烛云集,宫内宫外摩肩接踵……”

宫内外浮雕镂刻,一应俱全。

宫外牌坊为三间四柱结构

旧祠虽不大,但颇有韵味。

整座三浦桥几乎都被绿草藤萝覆盖

(作者:吴拏云洪少霖来源:泉州晚报)

南安美丽乡村投票点击阅读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化南安美林玉叶村三浦桥万公妈宫忆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