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屠呦呦”刷爆了朋友圈,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使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大家都在问青蒿到底是啥?事实上,这种中草药生长于房前屋后,在农村很常见。
农村的田间还有很多具有“神奇”作用的中草药,人们天天踩它,却不知它的神奇......
小编重要提醒:此文仅供了解,万不可擅自食用!
曼陀罗(大喇叭花、狗核桃)
又叫曼荼罗、满达、曼扎、曼达、醉心花、狗核桃、洋金花、枫茄花、万桃花、闹羊花、大喇叭花、山茄子。
曼陀罗花不仅可用于麻醉,而且还可用于治疗疾病。其叶、花、籽均可入药,味辛性温,有大*。花能去风湿,止喘定痛,可治惊痫和寒哮,煎汤洗治诸风顽痹及寒湿脚气。花瓣的镇痛作用尤佳,可治神经痛等。
叶和籽可用于镇咳镇痛。
但是曼陀罗全草有*,以果实特别是种子*性最大,嫩叶次之,干叶的*性比鲜叶小。
曼陀罗中*,一般在食后半小时,最快20分钟出现症状,最迟不超过3小时,症状多在24小时内消失或基本消失,严重者在24h后进入晕睡、痉挛、紫绀,最后晕迷死亡。
苦菜(天香菜)云南人称青菜为苦菜,其实图中的才是苦菜,古本草列为上品,可健胃益胆,抗肿瘤,很适合现代人。
龙葵(野海椒)清热治肿瘤,也是常用野菜之一,有保肝、健胃、明目之功。车前草(猪肚菜)平车前俗称车前草。
车前草为车前草科植物车前及平车前的全株,味甘,性寒。具有利尿、清热、明目、祛痰的功效。
主治小便不通、淋浊、带下、尿血、黄疸、水肿、热痢、泄泻、鼻衄、目赤肿痛、喉痹、咳嗽、皮肤溃疡等。
幼株可食用,4~5月间采幼嫩苗,沸水轻煮后,凉拌、蘸酱、炒食、做馅、做汤或和面蒸食。
金银花金银花全身都可入药,是国务院确定的名贵中药材之一。
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抗菌消炎、保肝利胆的功能。临床应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头痛咽痛等疾病。
1.抑菌,金银花对葡萄菌、痢疾杆菌、肺炎双球菌都有抑制作用。
2.金银花能与胆固醇进行中和,从而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
3.流行性感冒、肺炎、冠心病、高血脂等症。有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等效果
蒲公英性味功能:甘,微苦,寒。清热解*,消肿散结。
主治:上呼吸道感染,眼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胃炎,痢疾,肝炎,胆襄炎,急性阑尾炎,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痈疖疔疮。
应用参考:1.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鲜蒲公英捣烂敷患处。
2.慢性骨炎:蒲公英15克,酒酿1食匙,水煎混合饭后服。
3.痈疖疔疮:蒲公英,野菊花,金银花,地丁草各30克,水煎服
鸭跖草(翠蝴蝶)别名:竹节菜、鸭鹊草、耳环草、蓝花菜、翠蝴蝶、三角菜、三荚菜、桂竹草、蓝花水竹草、淡竹叶
主治:
1、小便不通。用鸭跖草一两、车前草一两,共捣出汁,加蜜少许,空心服。
2、赤白痢。用鸭跖草煎汤每日服。
3、喉痹。用鸭跖草汁点喉。
4、痔疮肿痛。用鸭跖草、碧蝉儿花一起,搓软敷贴患处。
性味归经:甘、淡,寒。归肺、胃、小肠经。
用法用量:15~30g;鲜品60~90g。外用适量。
(1)用于外感发热,或热性病发热不退,或咽喉肿痛,以及痈肿疮疡等症。本品性味甘寒,有清热解*的功效,凡外感发热,或热性病发热不退,可单味应用;也可配合解表药或清热药同用。对于咽喉红肿疼痛,可配伍蒲公英、乌蔹梅或土牛膝、大青叶等同用。用治痈肿疮疡,可配地丁草、蒲公英、野菊花等药同用。
(2)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或湿入下注膀胱、小便淋沥涩痛等症。本品有良好的利尿作用,凡风水浮肿、小便不利,可配伍浮萍、芫荽等药同用;湿热下注膀胱、小便涩痛,可配伍凤尾草、扁蓄、蒲公英等同用。
(3)此外,还可应用于蛇*咬伤,一方面煎汤内服,一方面用鲜草适量,洗净,捣烂外敷。
(4)鸭跖草一药,长于清热,又能利尿。经临床实践体会,煎服本品后,能使高热渐退,尿量增加,但停药后又见体温升高现象。故如单用本品,似嫌解*作用不强,在临床使用时宜与其它清热解*药配伍。
(5)鸭跖草与淡竹叶都能清热利尿,功效相似,但鸭跖草的作用较强。
红蓼《名医别录》:红蓼,如马蓼而大,生水傍。五月采实。《纲目》:此蓼甚大,而花亦繁红,故曰荭,曰鸿,鸿亦大也,《别录》有名未用草部中有天蓼,云一名石龙,生水中,陈藏器解云:天蓼即水荭。据此,则二条乃一指其实,一指茎叶而言,今并为一。其茎粗如拇指,有毛,其叶大如商陆叶,其花色浅红成穗,深秋子成,扁如酸枣仁而小,其色赤黑而肉白,不甚辛。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荭蓼的茎叶。采收和储藏:晚秋霜后,采割茎叶,洗净,茎切成小段,晒干;叶置通风处阴干。性味:辛;性平;小*归经:肝;脾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清热解*;活血;截疟。主风湿痹痛;痢疾;腹泻;吐泻转筋;水肿;脚气;痈疮疔疖;蛇虫咬伤;小儿疳积疝气;跌打损伤;疟疾。通泉草中药名:绿兰花,别名:虎仔草、石淋草、脓泡药。玄参科通泉草属。性凉,味微甜,无*。药用全草。消炎,解*。治痈疽疔肿,烫伤。
选方:
一、治痈疽疮肿:干通泉草,研细末,冷水调敷患处,一日一换。
二、治疔疮:干通泉草、木槿花叶共捣烂,冲淘米水服。
三、治汤、火烫伤:鲜草捣烂绞汁,用净棉花蘸渍患处,频频渍抹效。
苍耳子(粘头婆、黏巴子)性味:性温,味辛、苦。
功能主治:散风湿,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渊流涕、风疹瘙痒、湿痹拘挛。附注苍耳全草亦供药用,治急、慢性胃肠炎,菌痢。
狗尾巴草
别名:绿狗尾草、谷莠子、莠、狗尾巴草、光明草、阿罗汉草和狐尾。
主治:除热,去湿,消肿。治痈肿,疮癣,赤眼。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4钱(鲜者1~2两)。外用:煎水洗或捣敷(味甘)。性味与归经:淡,平功能与主治祛风明目,清热利尿。用于风热感冒,砂眼,目赤疼痛,黄疸肝炎,小便不利;外用治颈淋巴结结核。
来源:环球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