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州窑黑釉剔花梅瓶
先上几张陶瓷图,大家看了是什么感觉?是不是感觉这种黑不溜秋的陶不像陶,瓷不像瓷?是不是感觉还有点日本风?漂亮吗?还是挺漂亮的。虽然整个画面大多数是黑色,但是从这种黑色质地里能看出一种简练之美,加之黑地上的木叶花纹或者剔白图案,形成的艺术效果虽然简朴,但是绝非一般的简单,而是一种境界极高的质朴,这种质朴有点禅的味道,还有文学的气质。
吉州窑黑釉彩绘花卉纹碗
这种瓷器就是大名鼎鼎的宋代吉州窑,吉州窑专门烧制黑釉瓷。大多数人之所以初看吉州窑会有日本风之感,是因为正是吉州窑深刻影响了日本的美学,而之所以感觉有禅和文学的味道,那是因为这种风格是大名鼎鼎的宋式美学,而宋式美学的核心就是文学和禅。
说吉州窑深刻影响了日本,会不会有点夸大呢?说吉州窑代表宋式美学,会不会夸大呢?如果了解宋朝吉州的文化地位,也许就不会有所怀疑了。
吉州窑木叶纹茶盏
吉州,处于唐宋文化中心之一的江南西路,也就是今天的江西,彼时江西正处于她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不仅在经济上位于全国前列,在文化上牢牢占据了统治者的地位,“唐诗大家,胥出中州;而宋诗大家胥出江西”,唐有“李杜韩白”,三位中州人一位蜀人;宋有“欧王苏黄”,三位江西人一位蜀人;江西不仅是当时的文化中心,也是哲学中心,理学大师朱熹和心学开山鼻祖陆九渊俱是江西人;更致命的是,江西还是当时的宗教中心,尤其是当时炙手可热的禅宗中心,禅宗五家七宗,就有三家五宗在江西。
江西
而我们知道影响一个民族和国家最深层的东西就是哲学和宗教,这两者后来都从江西经浙江传至了日本,日本至今最大的禅宗曹洞宗就是江西抚州的曹洞宗,而日本人拜为明治维新领路人的王阳明,他的哲学——心学就是宋朝江西心学鼻祖陆九渊开创的。
曹洞宗祖庭——江西抚州曹山宝积寺
宋朝江西的哲学和宗教深刻影响了日本并被日本保留至今,而宋朝江西最重要的一个地方之一就是吉州,吉州号称“三千进士冠华夏”,当时的欧阳修就是吉州人,而欧阳修正是宋朝的文坛盟主,没有欧阳修就没有之后的王安石、苏轼,欧阳修不仅自己位列唐宋八大家,他还是其他五位(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和王安石)的老师。
吉州由于处于宋朝的文学、禅宗中心,所制瓷器不少都是为禅宗活动服务,木叶纹盏是吉州窑最具艺术魅力的产品,它是南宋吉州窑的一项伟大创造。郭学雷先生已详细论证盏内装饰的木叶即是桑叶,且渊源自禅宗思想,是僧院饮用煎煮草茶的茶盏。宋代禅僧在茶道中体悟佛法,“森罗万象总在这一碗茶里”,故北宋圆悟克勤禅师谓“茶禅一味”。而桑叶盏之寓意大概可从两方面理解。
这种茶禅一味的思想和通过茶来悟道的用具和方式经江西传播至全国,并东扩至日本,而日本由于至始至终就没更改过朝代而得以保留了这种唐宋美学,所以至今我们看日本的工艺品会有唐宋观感,而其中不少是吉州窑的特点。
黑釉漏花彩绘剔刻一枝梅纹带铭长颈瓶各面广东省博物馆藏
吉州窑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虽然之后她就让位于隔壁的景德镇窑,但是她代表的宋式审美会一直通过她烧制的这一件件黑釉瓷而被后人一遍遍重新体会,当然,这种美学也保留在日本。
今天,就跟随玉斋君一起来欣赏下这些美丽的吉州窑作品,让我们思接千载,回到宋朝,并一起了解下它们的拍卖价格。
吉州窑瓷器拍卖榜第30名元/明吉州窑木叶碗
估价:RMB30,-40,
成交价:RMB,
拍卖会:北京东正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中国古董珍玩专场
时间:-05-10
尺寸:直径15.5cm
敞口,斜腹壁,矮圈足。通体施黑釉,釉色肥厚、匀净,碗内贴印一木叶纹,叶脉清晰,纹理自然,令人称奇。原配黑釉底座,十分难得。吉州窑黑釉木叶碗的窑址在江西吉安,木叶盏的制作也有着较长的时代跨度,但它们都保持着非常稳定的特征。从现在的研究来看,木叶盏有非常大的可能是禅寺僧人们订制的特殊专用品种,木叶盏所表现出来的意境,也颇近于禅理。
吉州窑瓷器拍卖榜第29名南宋吉州窑窑变釉剪纸贴花鹿鹤纹注壶连盖
估价:HKD,-,
成交价:HKD,
拍卖会:中国嘉德香港秋季拍卖会
专场:应物希古──中国古代陶瓷
时间:-10-07
尺寸:高22cm
吉州窑碗、盏类器物常见,拍品式样的注壶十分罕见。查阅目前可见的公开资料,仅见一例国内私人藏标本(附图)。注壶直口,上置壶盖,是为原装,殊为难得。盖面微隆,盖顶有小钮系。粗直颈,折肩,特别是肩腹交接处处理得极为讲究。直圆腹下收出圈足,足心浅挖。肩部一侧出细长弯流,一侧出带状柄,连接颈肩,上端置穿孔,可与器盖穿绳连接。注壶外壁施黄褐色窑变釉,上至内口沿,下至足胫。肩腹部剪纸贴花装饰两组鹿鹤纹,鹿纹、鹤纹在南宋吉州窑装饰中流行,多单独出现。鹿的形象或奔跑跳脱,或衔花枝;鹤的形象或展翅飞翔,或站立,装饰手法或为剪纸贴花,或为黑彩绘画。
吉州窑瓷器拍卖榜第28名南宋吉州窑玳瑁梅瓶
估价:RMB,-,
成交价:RMB,
拍卖会:西泠印社年春季拍卖会
专场:中国历代瓷器专场
时间:-07-08
尺寸:高32cm
此梅瓶唇口、短颈、丰肩筒腹,平底内削修成圈足。瓶外施玳瑁釉,漆黑的底色配以金色及金棕色斑纹,装饰效果强烈。玳瑁釉属于窑变花釉,是以黑黄两种色调的釉仿玳瑁甲壳色泽烧制的。其做法是在器物上先施铁含量较高的釉,再随意点染铁含量较低的釉,烧成时产生互相交融流淌的效果。其花色变化无穷,但总不失玳瑁甲壳特有色调,并因二次上釉的原因而形成凹凸不平的三维效果。
吉州窑瓷器拍卖榜第27名南宋吉州窑仿玳瑁花菱盌
估价:HKD,-,
成交价:HKD,
拍卖会:邦瀚斯香港十月专场拍卖会
专场:古雅致臻——奉文堂藏中国古代陶瓷
时间:-10-09
盌口六瓣菱口,微微外撇,弧腹下收,圈足。以黑釉为底,褐釉自然匀染,仿玳瑁的自然花纹装饰,整体发色浑然天成,自然灵动,使得用此盌者平添一份趣意。
玳瑁釉为窑变釉,其原理是在胎体上使用两种氧化铁含量不同的釉,燃烧时产生交融及流淌的效应,如同玳瑁纹理。吉州窑上常见这种饰方法,但如此盌之花菱形制并以玳瑁釉装饰之例则较为少见。
吉州窑瓷器拍卖榜第26名宋吉州窑木叶盏
估价:HKD,-,
成交价:HKD,
拍卖会:保利香港年春季拍卖会
专场:中国古董珍玩专场
时间:-04-06
尺寸:高4.8cm;直径11cm
盏侈口,唇下内收,腹部外鼓,下腹急收。矮圈足,露胎,胎色米黄。全器施酱黑釉,碗壁一侧贴烧一片桑叶,叶理清晰,叶梗处有乳状凸起,为吉州窑茶盏之典型特征。黑色釉面满部细密裂纹,口沿处因挂釉较薄,在米黄白胎地映衬下呈铜色。胎骨薄,而釉层适中,叶理清晰,为此件兼善之质。
吉州窑瓷器拍卖榜第25名吉州窑梅花纹梅瓶
估价:RMB60,-80,
成交价:RMB,
拍卖会:中国嘉德年春季拍卖会
专场:素瓷茶器遗珍
时间:-05-23
尺寸:直径20.5cm
吉州窑瓷器拍卖榜第24名南宋吉州窑黑釉剔花折枝梅花纹梅瓶
估价:HKD,-,
成交价:HKD,
拍卖会:邦瀚斯香港十月专场拍卖会
专场:古雅致臻——奉文堂藏中国古代陶瓷
时间:-10-09
瓶撇口,圆唇,颈部中间微窄,丰肩,肩部往下收窄,平底卧足,成一个典型的梅瓶形状。通体施黑釉,乌黑润泽,圈足露胎,前后方各以剪纸贴花的方法饰折技梅花纹,露出黄色胎,上有褐彩勾花蕊,简洁有力。
吉州窑瓷器拍卖榜第23名南宋(~)吉州窑黑釉褐斑盏
估价:HKD,-,
成交价:HKD,
拍卖会:中国嘉德香港秋季五周年庆典拍卖会
专场:搏泥幻化—中国古代陶瓷
时间:-10-02
尺寸:口径16cm;足径3.4cm;高5.5cm
斗笠式盏,敞口,底承窄而浅的假圈足,足径不盈3.5厘米。吉州窑产品里假圈足的做法出现于南宋早期,中期时圈足变小,直径从4厘米逐渐缩减至3.5厘米左右,幷在圈足外斜削一刀,底面横挑一刀,形成外观似圈足的形状14。观此盏底足,与上述特征相符,是为时代风貌。胎色灰白,胎质较常见者细腻,修足更是规整许多,不为常见。
器里外施黑褐色釉,其上洒彩装饰褐色斑块,突出于器表。艺术风格率性洒脱,风格朴拙,虽为人工,却透露出一股自然造化之美,正合禅宗「无所矫饰,浑然天成」的境界。此盏形制规整,胎体较轻,釉面呈乌光质感,口镶金属扣。整体品相完整,十分难得。
吉州窑瓷器拍卖榜第22名宋吉州窑剪纸漏花盏
估价:RMB,-,
成交价:RMB,
拍卖会: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
专场:翦淞阁文房清供
时间:-05-16
尺寸:直径11.4cm;直径6cm
「剪纸漏花」是流行于宋代的剪纸艺术,
吉州窑工匠巧妙的将其移植在瓷器上作为装饰,别富情趣。
器内壁施釉技法,先于生胚器上施含铁质成份较低的黑褐色底釉,
而后再将处理过、沾染含铁较高的墨釉剪纸漏花纹贴于黑釉之上,上,
一次烧成,因而产生斑驳黄釉上剪纸漏花的装饰趣味。
茶器内壁施褐黄釉,并贴饰剪纸漏花纹,外壁施黑白釉不及底,
露胎底足无釉。胎质较松,成色灰黄。
吉州窑瓷器拍卖榜第21名南宋吉州窑奔鹿纹盖罐
估价:HKD,-,
成交价:HKD,
拍卖会:中国嘉德香港秋季拍卖会
专场:观古—瓷器珍玩工艺品
时间:-10-07
尺寸:高18cm
吉州窑是宋代著名的民间窑口,创烧于唐末五代时期,以烧造罐、瓶、盘、碗日常生活用瓷为主。吉州窑在制瓷业交流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兼采宋代南北名窑之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宋代吉州窑器物装饰手法极为丰富,此拍品所应用的“白釉彩绘”是在磁州窑的影响下创烧的,开后来景德镇青花瓷之先河,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有重大意义。
此拍品为两件一对,外观基本一致。直口微敛,筒状深腹,下腹弧内收,下承圈足,上配圆盖,与罐口等大,盖沿曲线平缓,状似斗笠。胎色米白,胎体细密,胎壁较厚,但结构合理,均衡庄重,实用与美观兼具。内壁留有清晰的轮制纹理,外壁修刮相对平整,线条优美。
吉州窑瓷器拍卖榜第20名南宋吉州窑剪纸贴花吉语盏
估价:HKD,-,
成交价:HKD,
拍卖会:佳士得香港年秋季拍卖会
专场:养德堂珍藏中国古陶瓷
时间:-11-30
尺寸:直径12cm
吉州窑瓷器拍卖榜第19名南宋吉州窑黑釉叶纹盌
估价:HKD,-,
成交价:HKD,
拍卖会:佳士得香港春季拍卖会
专场:春季拍卖会·中国陶瓷精品及工艺品
时间:-04-27
尺寸:直径14.7cm
吉州窑瓷器拍卖榜第18名南宋吉州窑黑釉地彩绘盌
估价:HKD,-,
成交价:HKD,
拍卖会:香港蘇富比春季拍卖会
专场:奇—当代文人艺术
时间:-04-05
尺寸:12.3cm
吉州窑瓷器拍卖榜第17名宋吉州窑褐彩河虾双鱼纹梅瓶
估价:HKD,-,
成交价:HKD,
拍卖会:邦瀚斯香港十月专场拍卖会
专场:古雅致臻——奉文堂藏中国古代陶瓷
时间:-10-09
瓶短颈,撇口,圆肩,下腹内敛,平底略凹。瓶胎呈浅灰色,瓶身通身罩一层白色化妆土,并以褐彩绘两条鲤鱼贯穿整个瓶身,肩部一侧绘一只河虾,另一侧则绘四叶花草纹,瓶身腹部下册于两条鲤鱼之间又绘以两只泥鳅,其绘画自然洒脱,构图生动,极具动感,实为磁州窑系褐彩装饰产品中少有之器。
吉州窑瓷器拍卖榜第16名南宋吉州窑黑釉梅瓶
估价:HKD,-,
成交价:HKD,
拍卖会:中国嘉德香港秋季拍卖会
专场:抟泥幻化—中国古代陶瓷
时间:-10-02
尺寸:高19.7cm
吉州窑制器,素以碗、盏类为大宗,又装饰多见窑变、剪纸贴花、剔花、彩绘等,如此单色梅瓶者实属罕见。
梅瓶圆唇口,窄折沿,短颈微束,圆折肩,长圆腹下部斜收,近足处稍内曲,隐圈足。外壁满施黑釉,足心挂釉,足底涩胎。釉面平整,釉色如墨似漆,色泽纯正,不见泛红。釉面见网格状开片,乃吉州窑制品常见现象。吉州窑黑釉瓷器的发色不似建窑和北方诸窑,釉面无浮光,质感自然古朴。
吉州窑瓷器拍卖榜第15名南宋吉州窑黑釉描金寿山福海茶盌
估价:HKD,-,
成交价:HKD,
拍卖会:邦瀚斯香港十月专场拍卖会
专场:古雅致臻——奉文堂藏中国古代陶瓷
时间:-10-09
敞口微撇,斜腹下收,小圈足。底足不留釉。内外均施黑釉,口沿外侧一圈墨绿釉痕,内壁以金彩描绘,盌底内心原型开光内画梅花一朵,由内向外绽放若干金线,内壁并作四个对称的四叶开光,分别内书「寿」、「山」、「福」、「海」四字,甚为吉祥。
吉州窑瓷器拍卖榜第14名南宋吉州窑仿剔犀如意云纹梅瓶
估价:HKD,-1,,
成交价:HKD,
拍卖会:邦瀚斯香港十月专场拍卖会
专场:古雅致臻——奉文堂藏中国古代陶瓷
时间:-10-09
瓶小口,圆唇,段颈,丰肩,足微撇,足底内凹,足心外壁施一层护胎黑釉。瓶通体施黑釉,瓶颈饰回纹一周,瓶身外壁饰以对称万漩涡式纹饰,以仿制漆器中剔犀装饰工艺之效果,线条自然,极为独特,为吉州窑黑釉器中装饰工艺程度较高之品种。
剔犀本为中国漆器中的一种装饰工艺,因其层层环绕之纹饰酷似犀牛角断面层肌理而得名。这种工艺多见于宋代漆器上,银器装饰中也见有模仿。而能在陶瓷装饰上得到模仿,更显出吉州窑陶匠独具慧心的创意及工艺技巧,先施一种含铁量较高的釉料,再以含铁量不同的浅色釉料仿饰剔犀纹饰,可谓吉州窑黑釉瓷中独树一帜的装饰工艺。
吉州窑瓷器拍卖榜第13名南宋吉州窑木叶碗
估价:HKD,-1,,
成交价:HKD,
拍卖会:佳士得香港年秋季拍卖会
专场:古韵天成–临宇山人珍藏(一)
时间:-12-02
尺寸:直径16.3cm
木叶装饰是吉州窑最富有创意的艺术创造。此种工艺需先把树叶贴在素胎上,再施以黑釉。当坯件在窑炉中高温烧造时,釉料和树叶间的化学反应会在碗中留下琥珀色的叶形影像。值得指出的是,在烧造过程中,树叶的边沿容易卷曲,因此造成不完整的叶形影像,如本件斗笠碗一样能呈现完整叶形的例子殊为难得。
吉州窑瓷器拍卖榜第12名南宋吉州窑玳瑁釉剪纸贴双凤纹长颈瓶
估价:USD80,-,
成交价:USD1,,
拍卖会:佳士得纽约年9月拍卖会
专场:古韵天成—临宇山人珍藏(二)
时间:-09-15
尺寸:高21cm
吉州窑瓷器拍卖榜第11名南宋吉州窑黑釉茶盏
估价:HKD,-,
成交价:HKD1,,
拍卖会:佳士得香港年秋季拍卖会
专场: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
时间:-12-02
尺寸:直径12.2cm
盏口微敛,深腹,浅圈足露胎,通体施黑釉,釉面光润,发色均匀。吉州窑以各色装饰见长,如黑釉剔花、剪纸贴花、木叶纹、黑釉彩绘等,而如本品这样纯黑光亮者殊不多见。北宋蔡襄(-)在其《茶录》一书中说道: